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每年一版,由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市各一位负责同志担任编委,内容采用部类编辑法,分设国家机构、公检法司、经济总类等42个部类,200多个分目。对内全面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对外全方位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
特色总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 年鉴精彩文章 >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带动5200多万农民增收
记者在此间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获悉,我国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9年来,在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促农增收方面取得重要成绩,累计支持金额达26.5亿元,支持立项4338项,带动了5200多万农民增收。
前来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科技部农村司产业处处长胡京华介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设立于2001年,由中央财政拨款,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管理。转化资金重点支持农业各领域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区域试验、中间试验,为农业生产大面积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范围覆盖种植、畜牧、林果、生态、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农村节能减排等重要领域。
“这一资金始终把解决农业和农村生产一线实际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把培育产业链与拉动就业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使农民迅速融合到农业产业化链条中来,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农民的腰包也鼓了。”胡京华说,“中央财政投入有力地带动了全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了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累计引导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140亿元,开发新品种8560多个。9年来,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示范,新增就业岗位64.5万个,举办培训班6万多期,累计培训农民1200万人次,带动了5200多万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还促使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联动,使以科研院所为转化主体的格局逐步向农业企业转变,企业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上个世纪的不足40%提高到接近50%,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提升涉农科技型企业发展活力的同时,带动了一批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积极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方式承担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力调动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