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路隧道推后了,营盘路隧道抢先了
长沙首条过江隧道9月前开工
约30个月建成 规划部门释疑:傅家洲大桥对它没太大影响
7月9日下午,长沙市湘江风光带营盘路路口,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营盘路隧道地质勘测 记者 田超 摄
7月10日 日渐拥堵的交通形势、河东河西的地理格局,使得长沙自新世纪以来,一直酝酿着修建过江隧道,其中从去年以来呼声最高。然而前不久,因为地下存在溶洞,本将率先启动建设的劳动路湘江隧道计划不得不推后。
令人欣慰的是,记者今日从营盘路隧道地质勘测现场得来消息:截止到9日晚12时,该隧道的127个地质勘测桩全部完成。现场勘测负责人对记者透露,该隧道岩质条件初步预测将优于劳动路隧道。相关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这一消息也有望使长沙市政府所要求的“9月前启动营盘路湘江隧道建设”成为现实,工期约30个月左右。
地质桩基全面完成
“轰、轰……”今日,在营盘路与湘江大道交汇处,伴随着柴油桩基轰鸣的声音,路边上一片热火朝天。记者看到,其中有三块区域被蓝色的围挡围着,随着打桩机一步步地深入,银灰色的泥水不断冒出来。
现场勘测负责人对记者透露,营盘路湘江隧道地质勘测5月中旬就已经开始,在湘江两岸共有127个桩。其中,在湘江底的共有65个(包括傅家洲小河道下2个),河西32个,河东30个。截至今日,只有3个桩没有完成。“我们一直在昼夜施工,预计在今晚12点以前,剩下的三个桩将全面完成。”现场负责人说。
地质条件优于劳动路隧道
营盘路隧道的地质条件会不会重蹈劳动路隧道的覆辙,一直是长沙各界最为关心的问题。“就初步预测,营盘路隧道的地质条件比劳动路隧道要好。”负责人介绍,早在今年3月份已进行了初步勘测,本次进行的是详细勘测。在本次勘测中,桩基均深入到20米至60米不等,其中湘江大道与劳动路交接的湘江风光带、傅家洲与橘子洲间的小河道两处是地质相对复杂的地方。
隧道地质桩基完成后,从今天开始,负责地质勘测的长沙勘测设计院将全面整理数据,在月底出具一份《营盘路湘江隧道岩土详细勘察报告》,以待专家论证。但现场工作人员也指出,劳动路湘江隧道的主要问题是河底溶洞比较多,但就初步判断,营盘路湘江隧道的主要难题可能是断层。
9月前开工,约30个月建成
7月7日,在长沙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施工现场,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曾对记者透露,计划在今年9月前,营盘路隧道将开工建设,该隧道东起营盘西路与湘江大道交汇处,西接咸嘉湖路。今日,一位规划负责人对记者透露,整个工期大约30个月,目前将展开施工计划制定,具体以施工计划为准。
此外,考虑到游客观景的需要,橘子洲—傅家洲大桥与营盘路湘江隧道还将在景观上协调一致。
□释疑
与傅家洲大桥交叉但影响不大
除了隧道的地质原因,连接橘子洲—傅家洲的大桥因为恰好处于营盘路隧道将要经过的路线之内,这两大工程会不会相互影响,也令市民大为担心。据悉,橘子洲—傅家洲大桥长265m,宽12m,大桥主跨为65m,两侧对称分布着55m和45m的两个边跨。大桥所有基础均采用桩基础,柱状选用弱风化板岩为桩端持力层,设计抗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记者在湘江边看到,建设中的大桥已基本成型,呈西南—东北方向分布,与即将建设的营盘路隧道存在一定的交叉。“依据规划,这两个工程相互间没有太大阻碍,市民大可放心。”记者电话采访长沙市规划局时,该单位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
□相关背景
每天数十万辆汽车“挤”桥过湘江
自1972年长沙在湘江上修建第一座桥梁——橘子洲大桥以来,截止到2006年,34年间湘江长沙段先后修建出六座大桥。
长沙规划局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长沙市城市道路及相关交通设施建设稳步增长,但以小汽车为代表的交通需求增长更为迅速,虽然推行了一些管理措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仍呈恶化趋势。长沙交通拥堵问题除城市中心区外,过江过河交通问题非常突出,尤以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为甚,过江过河通道拥堵占拥堵总数的17%。而来自该市交警部门的数据,近年来橘子洲大桥日交通流量约6万辆,且12小时交通量占全天的比例达68.3%,高峰小时流量比在6.5%左右,去年更统计到其高峰时段通行车辆达到4290辆/时。
□桥隧之争
架桥过江曾是主流,修隧道终成“正果”
湘江修建过江隧道的设想早在世纪之交就曾出现,但架桥过江一直是主流。
在《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中,关于跨江通道共规划了劳动路大桥、三汊矶大桥、咸嘉湖大桥等11座跨湘江特大桥及阜埠河隧道,共计12个跨湘江通道。2007年,劳动路湘江隧道被正式写入该市年度城建计划,这也是长沙历史上首次将过江隧道写入计划。
在支持修建桥梁的专家们看来,桥梁投入资金相对较少、风险也比较小,而支持修建隧道的专家们则一直坚持,隧道将最大限度保持城市的原生态。此外,有航运专家提出,如果在长沙现有的大桥之间再修建新的大桥,可能因桥墩过多改变湘江水流的方向和流速,从而影响防汛。而更多理性的专家们认为,这两者互有优点,只在于如何取舍。
最终,在多方权衡后,修建过江隧道的声音在长沙占据了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