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地区已进入青铜器时代。广州考古发现最早的铜器要算南越王墓精品,铜器工艺历代延续一直未中断过。明清时,广东铜锡器制造多集中在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如广州、佛山、潮州等。清末到民国初期,广州铜锡器制造业达到鼎盛,西关形成了“打铜街”。据资料载,当时“入黑白铅则为熟铜,入锡则为生铜,各器均由工人制成,寄卖于铜铁店,销行内地各埠及西、北江”。当时谚语称“苏州样,广州匠”。
铜锡器具大致分乐器、日用器皿、供器、工艺品等。乐器有锣、钹、鼓、笛等;日用品有盆、炉、盒、壶、杯、镜、锅、碗、筷直到蚊帐钩、钮扣等;香案、佛像、刀枪剑戟等仪仗是供器。日用品种类及应用最多最广泛,几乎遍及生活各领域。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一般西关人家还保持着数件家用铜器。但“文革”前后,民间日用铜器皿遭受浩劫,至今几乎荡然无存。近年少数民间收藏者虽有意征集收藏,但远远难以恢复旧时风貌。
制造工艺主要分铸造与打制两类。铸造以模浇铸成型,主要用于艺术品;打制以薄铜锡片,用模压或锤子敲击而成,以日用品最多,“打铜街”就是这样来的。打制成型后,还在器具上通过錾、刻、雕、批、镶嵌等各种手工艺进行装饰加工。铜锡器表面纹样装饰精致,刀法简练,线条流畅,题材多样。铸造品也反映冶炼水平。还有一类是铜钱行,专门以熟铜箔抽拨成线,制成小件。这些传统手工艺随着“打铜街”那苍老敲击声的消失而消亡。
清末打铜行繁盛时工人2000余人,到民国初七八百人,盛极一时。如水烟筒制造,最盛时达数十家,各家资本均数千银元,销路除广东省四乡外远及南洋各地。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社会变迁,纸烟盛行,解放后单独的制造行完全消失。现代铸造虽然保存一些当时形式,但传统技巧却没流传下来。在广州,可以说历史悠久的传统铜锡手工艺基本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