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现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沪开幕。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共建的“现场流行病学上海中心(筹)”同时揭牌。据悉,首期开展的培训项目将通过3年时间,培养100名本市现场流行病学骨干队伍。业内专家表示,这标志着本市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能级提升方面,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据介绍,195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开始实施流行病学情报(EIS)服务模式,通过加强监测、应急反应能力,培养高级现场流行病学的核心骨干,有效应对疾病爆发流行和其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种先进的培训方式,目前已在30个国家和地区普及。
据悉,上海将引入这一培训模式和技术,并结合本市特点培养本土化人才,以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学科人才水平。
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指出:一名高素质的现场流行病学专家,必须具备“八种能力”和“四种精神”,即应急调查能力、救灾防病能力、疾病监测能力、决策建议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演讲沟通能力和培训授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探索精神和求实精神。
曾光教授介绍说,2001年我国启动了“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九年来,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和招收120名学员,在2年全脱产强化训练期间,学员们师从国内外一流的公共卫生专家,接触各种不同的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已有81名学员毕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