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是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1949年5月28日正式创刊,是上海最具权威的主流媒体,也是了解上海政治、经济、社会最新状况的第一选择。她立足上海、辐射全国、面向世界,注重报道的思想性和深度,强化言论先导,把握经济趋势,关注社会热点,扩大新闻传播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形成了鲜明的定位特色。它以报道政治经济新闻见长,并以“公正、权威、广泛、全面、有效”的特点而著称。
《解放日报》原是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194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通知:“将延安《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出版《解放日报》。一切党的政策,将经过《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向全国传达。《解放日报》的社论,将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第一任社长为博古,主编为杨松。至1947年3月27日停刊,共出2130期。历时近6年,这一时期正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解放日报》在这一历史阶段出色地完成了它的光荣使命,以卓越的宣传业绩和丰富的办报经验,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全面撕毁停战协定,悍然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在敌人以优势兵力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形势下,党中央做出了暂时放弃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决定。从1946年11月起,《解放日报》开始疏散工作。在中央撤离延安后,该报曾在史家畔一带坚持出版了短暂时间,由于军情紧急,环境恶化,于1947年3月27日终刊。1949年4月24日,党中央决定把解放日报的报名交给上海,作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和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现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报头为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日报》全面及时准确报道上海和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新闻和国际新闻,刊发有影响力的新闻分析和新闻评论,并经常被国际国内各大媒体转载,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和最具影响力的几大媒体之一,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以及海内外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声誉。 并成为上海各级领导和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经营者、研究者的首选报纸,以及广大读者了解上海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新状况的第一选择。
全面改版后的《解放日报》,新闻版更具新闻性、权威性、可读性,专副刊突出服务性、知识性、趣味性,形成了《朝花》、《新论》、《读者心声》等副刊和《网络周刊》、《健康周刊》、《汽车周刊》、《住宅消费》、《解放周末》等专刊周刊品牌和特色系列,每周一至周日天天轮流刊出,以适应不同读者群的需要。
读者分析
解放日报,拥有社会购买能力最强的读者,中国多家权威机构调查数据显示:高学历、高收入、高职阶人士是《解放日报》最主要的读者群体,他们大多来自于社会各领域的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经营者和研究人员等。《解放日报》读者,是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也是购买能力最强的一族。在房产、汽车、 IT、金融保险、投资理财、健身保健等方面,他们都具备相当高的消费能力和拥有能力。 这些人群关心社会和公众事务、崇尚和谐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注重家庭以及个人生活品质,对个人及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对集团采购和团体消费拥有无可置疑的决策权,更对家庭和个人的购买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
发行介绍
《解放日报》发行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全国及世界诸多重要城市,她拥有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发行网络,日发行量达 55万份左右,在全国各大主流政经媒体中位居前列。在北京、无锡、苏州、泰州、崇明等地设有分印点,同时发行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1年广告收入2亿元,居全国省级党报之首,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