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每年一版,由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市各一位负责同志担任编委,内容采用部类编辑法,分设国家机构、公检法司、经济总类等42个部类,200多个分目。对内全面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对外全方位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
中国年鉴 > 入编单位名录 >政府 >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功能区域
川沙功能区域地处浦东新区东南部,东部临海,南与上海市南汇区接壤,西和北同张江功能区域连接,区域面积139.73平方公里(其中包含浦东国际机场42.96平方公里),下辖江镇、施湾、六团、黄楼、城厢、城南、华夏7个社区,包括61个村、40个居委会、10个筹建居委会。常住人口32.74万,其中户籍人口16.55万。
川沙实践着特殊的管理体制。川沙功能区域实行“区镇合一、纪监派驻、镇管社区、社区共治”管理体制,形成了功能区域(新镇)——社区——村(居)的管理构架;川沙功能区域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兼任川沙新镇党委、政府、人大领导职务;内设办公室(信访办)、党群处、经发处、计财处、规建处、社管处6个处室;有司法所、劳保所等13个事业单位;川沙功能区域纪工委、监察室分别由新区纪委派驻和新区监察委派出;各社区建立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社区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委员会,在功能区域党工委和社区党委领导下,协调管理地区性、公益性和社会性事务。
川沙汇聚着多处的名人故居。早在唐天宝(公元751年)时,川沙便有先民繁衍生息;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川沙修筑城堡。川沙开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域人杰地灵,诞生了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等一代伟人;留下了内史第、张闻天故居、黄炎培故居等名宅。
川沙感受着空港的功能辐射。浦东国际机场坐落于川沙,不但带来了便捷的交通,缩短了川沙与市区、外省市乃至世界各地的距离;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川沙具有显著的空港优势;随着机场二期项目的基本建成,这种优势正在逐渐增强;2006年9月22日,国家发改委批准川沙经济园区为上海浦东空港工业园区的主题板块,重点发展空港物流等产业。
川沙规划着美好的崭新市镇。业已启动的川沙新市镇规划面积为20.4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5万,是浦东新区正在着力打造四个新市镇之一。川沙新市镇将形成“两轴、三节点、五片区”的规划结构,两轴为沿川环南路形成东西主轴线,沿川沙路形成南北次轴线;三节点为川环南路与川沙路形成商务中心,川环南路与浦东运河形成文化中心,川环南路与新川河形成行政中心;五片区为华夏、城厢、城南、城东、凌空五个生活住区。“十一五”期间,川沙新市镇建设重点是川环南路以南、川沙路两侧3平方公里核心区域。
川沙拥有着广阔的农村地区。区域内农业人口3.93万人,约占新区总量的三分之一;布局基本农田24.1平方公里,约占新区总量的一半;这里有全市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生产着市民喜欢的安全的、有机的时令蔬菜;都市农业示范基地、临空出口农业示范园区及浦东上优农产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项目,代表着浦东农业的发展方向;川沙是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