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每年一版,由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市各一位负责同志担任编委,内容采用部类编辑法,分设国家机构、公检法司、经济总类等42个部类,200多个分目。对内全面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对外全方位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
中国年鉴 > 入编单位名录 >政府 >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创建于1990年7月,于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6Km2,控制性规划面积9.94Km2。开发区位于成都市东的龙泉驿区,距市中心13.6公里,处于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总体规划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四川省、成都市对外开放、城市和工业经济建设重点,成都市科技创新、工业结构调整、产业产品升级的新兴机械、电子工业基地,未来的城市新区。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成渝、成昆铁路环绕开发区,成渝、成南高速公路及成龙路、成洛路、外环路、绕城高速公路穿区和环绕而过,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0公里。 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了显著成就。土地开发面积达10.25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3亿元。已建成道路总长30多公里,日供水15万吨,日供天然气80万方,供电总容量12.3万千伏安,电话装机容量15万门。区内有星级以上宾馆10余家,大型商厦10座,综合或专科医院5家,大中专学校10余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配套齐全,已经具备接纳现代化大工业进区建设的硬环境条件。同时,开发区创新管理体制,内设机构精简,办事运转高效,投资者进管委会一道门即可办完一切投资手续。
截止目前,共引进美国、加拿大、日本、港澳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项目406个。协议资金总额103亿元,到位资金55.8亿元。其中外资项目87个,合同外资总额1983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740万美元。建成投产项目266个,初步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光学制品、新型建材、医药及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门类,且发展势头良好。随着进区的一批机械、电子、光学制品、新型建材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开发区的效益规模正不断扩大。建区以来,开发区已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7.5亿元,工业总产值150亿元,税收5.93亿元,进出口总额8300万美元(出口创汇7930万美元)。其中,2001年实现GDP30.7亿元,同比增长46.2%;工业增加值9.7亿元,同比增长42.6%;税收1.55亿元,同比增长49%;财政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44%;进出口总额1870万美元(出口创汇1033万美元)。
新的世纪,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抓住我国加入WTO、实施西部大开发、成都市实施城市向东发展战略等历史机遇,坚持国务院批复的“以工业为主,以吸引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针,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效益发展的要求,以创绿色新区,建成都“浦东”为努力方向,发挥优势,优化环境,培育核心竞争力,扩大规模效益,提高经济质量,全面推进开发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把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四川省、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增长点,成为四川省、成都市主要经济增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