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总网 > 地区特色 > 北京 > 特色人物

推荐资讯
特色人物朱云来——亚
朱云来195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去
·特色人物朱云来——亚洲最具影响
·特色人物李彦宏:技术天才、创业
·特色人物海岩:著名作家、锦江集
·王辉耀特色人物:欧美同学会建言
·特色人物王长田——辽宁省大连人
·方兴东:最具中国特色博客教父
·宋丹丹:极富特色的人民艺术剧院
·中国特色人物詹天佑:“中国铁路
·独具特色的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征—
热点资讯
二十世纪最具特色的中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
·二十世纪最具特色的中国画艺术大
·特色人物朱云来——亚洲最具影响
·赵登禹——国民政府军队第29军第
·宋丹丹:极富特色的人民艺术剧院
·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
·胡适: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著
·方兴东:最具中国特色博客教父
·特色人物海岩:著名作家、锦江集
·特色人物王长田——辽宁省大连人
全程服务,名 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me@hotmail.com
  何香凝——献身民主革命的巾帼英雄,中国国画大师
 
时间:2009-08-07 

  何香凝(1878.6.27-1972.9.1)女,原名瑞谏,又名谏,广东(今广州市芳村区)南海人。1897年与廖仲恺结婚。1903年夏东渡日本求学。9月与廖一起结识并多次拜访孙中山,决心献身民主革命,并受孙中山之托积极在留学生中进行活动。1908年8月经孙和黎仲实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此后数年,在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及本乡女子美术学校学习,同时承担收发孙函件等后勤工作,并为孙领导的起义设计绘制过军旗等图案。其在东京寓所成为孙及同盟会骨干会员经常聚会的地方。


  黄花岗起义前夕回到广东。辛亥革命失败后与廖仲恺一直追随孙左右,进行讨袁与护法斗争。陈炯明叛乱时极为关心孙夫妇的安危,并全力营救廖脱险。随后,大力支持孙改组国民党,与廖一道成为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1924年8月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后,积极开展妇女运动。1925年孙在北京病危时入京侍疾,是孙中山临终遗嘱的签证人之一。孙中山和廖仲恺相继去世后,继承他们的遗志,维护三大政策,努力推进国民革命运动。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二大”中央执行委员。后代理妇女部长职,积极支持北伐战争。


  个人经历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与宋庆龄、毛泽东等通电讨伐蒋介石。1929年愤然与蒋介石决绝,后出国旅居欧洲。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从事抗日救亡斗争,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等职。1937年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与宋庆龄等提出恢复孙中山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要求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抗战。抗战胜利后致力于爱国民主运动,反对蒋的独裁与内战政策。1946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的筹备工作。1948年1月与李济深等在香港创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1972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著作编为《双清文集》下卷。


  艺术作品


  何香凝,笔名双清楼主,于1911年毕业于女子美术大学。她与丈夫廖仲恺一起来日留学,在女子美大学习日本画,后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为革命的需要绘制和刺绣军旗、符号、告示和军用票图案等。辛亥革命后在广州受岭南派影响,作水墨山水画。1925年以后,为革命奔波斗争,一段时间无法作画。20年代末常画寒冬不谢的梅菊和百岁长青的松。在上海、香港举办画展。1929年去法国巴黎。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以后立即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柳亚子、经颐渊、陈树人等组成“寒之友社”,举办义卖展览,慰问前线抗日将士。1938年以后,迁居香港,支持宋庆龄建立的中国保卫大同盟,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战,并为八路军、新四军募捐筹款。这时期所作多为松梅菊,偶作山水,大都赠送或出售给华侨。香港沦陷后到桂林,以卖画为生。光复后重回香港。1949年以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作为中国革命的元老级人物,何香凝一直没有放下画笔,早期作品有浓厚的日本画风格,她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她擅作花鸟,偶作山水,笔致圆浑细腻,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擅长中国画。作品有《狮》《梅花》《高松图》等。


  作品《山水》表现的是深山农户人家的田园风光。远山几重,运笔草草,远处幡杆、屋顶隐约可见,近处小桥流水人家,宛若一幅世俗风情画。在这淡然的画面背后,隐藏着画家心理的不平。通过作画年代和题诗可推知,这幅画是画家个人心情的宣泄,也吐露出画家心中理想的生活家园。


  1979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何香凝中国画遗作展览,1982年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于广州建立。出版有《何香凝画集》《何香凝诗画辑》《双清诗画集》等。

      推荐此类文章】 【我要推荐给好友】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坚持奋斗一生的革命者
    下一篇:马寅初: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