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第十二届中国粮食论坛上表示,油菜籽的价格走势正在困扰着政府。
国家粮食信息中心发布的3月最新预测显示,2009年中国油菜籽播种面积70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0万公顷,预计产量1300万吨,较上年增长120万吨,增幅10.2%。湖北、安徽、江西等主产区播种面积皆大幅增长。
近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全力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在油菜主产区,按每市斤2.20元的价格向农民收购油菜籽,充实食用植物油中央储备。当时,全国大部分地方油菜籽收购价格不足2元/斤。
这令油菜籽加工的企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食用油的价格正在急剧下跌,如果他们以国家托市价收购,必将出现亏损;另一方面,如果以低于国家托市价的价格收购,没有农民会卖出油菜籽。
低价的国外油菜籽,由此进入了中国企业的视线。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1~2月,中国共进口油菜籽345738吨,同比增长79.63%。而目前到货价保持在3400元/吨左右,比国家托市价格低了1000元/吨。由于价格倒挂,今年进口油菜籽可能超过5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企业放弃入市收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担心国家后期拍卖储备植物油和油菜籽,压低此后的市场价格,导致贸易商和有库存的企业亏损。这一现象,曾经发生在2008年的玉米加工行业。
但如果企业放弃收购,中国1300万吨的油菜籽,将远远超出国家的收储能力。由于2008年油菜籽价格低于2007年,至今一些主产区的油菜籽仍然压在农民手中。
“现在国家在粮食行业大量采取最低收购价来托市,造成了一系列问题。”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名誉董事长李经谋表示:“价格扭曲,农民得不到正确的价格信号;国内外粮价倒挂,当然企业就会大规模进口粮食。”
目前,政府已经成为中国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收购的中坚力量, 2008年末,中国粮食库存大幅增加,目前库存非常充裕。
一位粮食行业专家表示:“如果这样下去,政府将逐渐把流通企业和加工企业挤出市场,中国将回到1998年之前的局面。”
2008年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中提到:“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逐步理顺粮食价格,使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使种粮农民能够获得较多收益。借鉴国际经验,探索研究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粮食价格支持体系,促进粮食生产长期稳定发展。”
“这一改革方向是十分明确的。”李经谋说:“政府可以制定目标价格,但是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政府目标价格,政府可以向农民提供补贴,适合中国特色的新型粮食价格支持体系,这样才能够发挥市场作用,让农民获得正确的价格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