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当北京迎来第一场大雪时,焦金香就来到了他每天负责的管护区域,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坡上巡山跋涉。裤腿都湿透了,但他却挺乐呵:“有这场雪我是最高兴了。在春秋护林防火期里,我是恨不得天天下雨、下雪才好呢。护林防火是大事,林业就怕一个火,如果发生山火,那得耗费多少财力和人力?”
像焦金香这样的护林员在我区共有1024人,他们每天都精心守护在我区的4.2万亩的生态林中,不但要承担森林防火、防虫、防盗“三防”责任,还要保证无乱采滥挖,科学营林护林,负责采伐监理等工作。在他们的悉心呵护下,今年全区4.2万亩生态林的护林防火和林木抚育任务已提前完成,为河西地区编织起一张绿色的保护伞。
专业人士都知道,林业是“三分造、七分管”,植树很重要,但管护更重要。全区在2004年只有202人,经过四次改革增加为今天的1024人,其中王佐镇444人,长辛店镇580人,人均管护面积40亩。
区园林绿化局局长谢国民告诉记者,我区山区生态林主要分布河西两镇,这一地区的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农民收入偏低,特别是实行林地禁放、禁猎、禁薪、禁垦、禁伐措施和非煤人员矿山的关闭以后,农民没有经济来源。我区近年来建立了生态林补偿机制,增加河西两镇“40、50”的护林员,每人每月540元工资,市区每年投入600多万元用于支付管护工资,直接增加了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今年6月,我区为1024人管护人员投保人身意外保险。如果管护人员在工作中发生意外,镇林业站负责与保险公司索赔的具体事宜。解决了管护队员的后顾之忧,保障了他们的在管护工作中的人身安全。
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实现了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的重大转变,补偿机制的实施使林地的林分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提升了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水平,保护了山区生态林的绿化成果的同时为当地旅游行业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创造了良好的观光氛围。但随着山区生态环境品位的提高,生态林功能的增强,以及北宫森林公园、青龙湖郊野休闲区、长辛店大枣产业基地的聚宝盆等延伸产业的发展,每年吸引游客200多万人,它蕴藏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会在不断地完善、进步中发挥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