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记者刘奕湛、赵仁伟)2011年作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之年,各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将大幅度增加。掌管的资金量越大,面临的腐败风险系数就越高。如何科学管理和使用教育资金,确保教育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廉政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和应对的紧迫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将在2011年开始成为事实。
大幅增加的财政资金能否真正用在最要紧的教育项目上,是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教育系统的反腐败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比如,一些高校在大学扩招建设中接连发生基建干部腐败“窝案”,一些地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地方教育系统发生虚报冒领和套取国家助学金等违法违纪行为,都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教育资金大幅增加的同时,首先要预先完善资金监管的体制机制。要坚持把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与教育体制改革相结合,着力在教育系统建立健全教育、监督、预防和惩治机制。在投入增加前强化资金监管,近几年来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2008年底,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一揽子投资计划的同时,确定了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防止形象工程的检查监察机制。实践证明,只有反腐机制提前启动,监管措施及时到位,才能保证财政资金发挥应有效应。
有了监管体制机制,还要有对腐败现象“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要严肃查办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失职渎职案件,以及招生考试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案件等。只有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才能让那些侵吞教育资金的蛀虫无处藏身、不敢伸手。
加强系统内部监管的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监督,这是确保教育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构建公开、透明的教育项目和资金运行机制,畅通舆情信息搜集和腐败案件举报渠道,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教育资金的使用情况。去年9月,陕西省纪检监察机关根据群众和媒体反映西电科大附小存在乱收费问题,查实这所小学2010年秋季招生中共收取择校赞助费1045.74万元,并使有关责任人得到应有的处罚。
教育领域的腐败现象历来被群众深恶痛绝。在各级政府加大教育财政资金投入的新形势下,教育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加迫切,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坚持反腐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