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
——新兴产业助推江苏第三次战略转型
新华社南京2月14日电(记者 张展鹏、刘巍巍、叶超)在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省长李学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2010年江苏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在工业中占比达23%,突破了两万亿元大关。从当年的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到如今的新兴产业,江苏悄然间又一次抢占中国经济转型的前沿阵地。
根据《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到2012年江苏新兴产业销售将超过3万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达30%,进一步确立“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地位,推动这个东部沿海大省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嬗变。
提前多年布局成就了两万亿元跨越
“23%”并非特别大的比重,但它见证了江苏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也吹响了江苏第三次战略转型的号角:上世纪80年代,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工业化进程;90年代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大发展;目前正经历的第三次转型,核心是发展创新型经济,新兴产业正由此乘势而上。
十年磨一剑,今朝露锋芒,“23%”再次印证了厚积薄发的道理。上世纪80年代开始,江苏就陆续提出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为新兴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此过程中还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园区经济”,通过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等各级各类园区建设,为新兴产业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沃土。
苏州市周庄镇发展物联网的历程是江苏新兴产业厚积薄发的一个缩影。“一提起周庄,大家想到的都是‘中国第一水乡’,对这里的物联网产业却大多一无所知,事实上,我们为此已付出了多年心血。”周庄镇主管招商服务的副书记高苡平说,该镇1998年就着手发展传感器产业,如今已集聚相关企业近50家,红外、光电和霍尔三种传感器销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0%、20%和15%。
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江苏新兴产业大发展的重要契机。2009年,在传统产业步履维艰时,江苏六大新兴产业逆势上扬:新能源、新医药、软件服务业产值分别增长60%、30%、30%,其中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的20%以上、全国的60%以上。新材料、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均高于工业平均增速。此外,随着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在无锡成立,江苏物联网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3.78亿元。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江苏新兴产业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更加坚定了江苏加速推进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六大产业定位均为“全国领先”
目前,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国领先,其中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国的60%,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占国内50%的市场份额。节能环保、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设在无锡市,加上南京和苏州在相关产业上的技术优势,使得江苏在我国物联网发展中处于先发地位。
《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中,对六大产业的发展均提出明确目标。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达5000亿元,建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新材料销售超10000亿元,确立全国领先地位;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销售超5000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集聚区。
未来两年,江苏还将确立节能环保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以建设“全国最具竞争力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强省”为阶段性目标,此外,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应用先行区,到2012年实现物联网销售收入超1500亿元。
科技创新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11年江苏正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社会研发投入力争突破千亿,将集中力量组织100项重大技术攻关、50项前瞻性技术研发、50个重大高端产品开发,确保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6万亿。
江苏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长三角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张颢瀚认为,江苏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创新驱动将是全省“十二五”规划期间的核心战略,通过创新驱动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会奠定江苏下一轮腾飞的基础。
剑指三万亿元的底气来自人才基石
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基础都是人才。江苏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该省激励创新创业、培养培育人才的政策环境。2010年江苏各级财政引才资金达到26亿元,人才培养专项资金超过60亿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了吸引软件业人才,南京市政府就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例如,入选“南京软件服务业青年企业家培育计划”的人才,资助每人最高50万元;对于“南京市软件服务业领军人物”,每人奖励不低于10万元。
“无锡近年来在引进高端人才上,采用的是‘上不封顶’的资金扶持政策。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这方面的资金也是得到全力保障的。”无锡市经信委科技处副处长刘华民介绍说,无锡竭尽全力引入新兴产业相关人才,现任国家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组长、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的刘海涛,就是被无锡引进后创立了微纳传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确立了涵盖传感网核心技术、标准体系、规模应用等在内的全方位优势。
除了高端人才,江苏也出台了针对各行业技能人才的规划,例如在服务外包领域实施人才培训工程。23岁的张通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直到进入NIIT(中国)服务外包学院受训,之后被知名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福瑞博德聘用,月薪4000多元。预计未来5年江苏将培育32万服务外包实用型人才,吸引大学生就业26万人。
《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提出,到2012年江苏新兴产业销售超过3万亿,为此,到2012年相关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将超过3%,技术对外依存度小于50%,并计划培养和引进100个以上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000名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江苏最大的优势是人力资源,‘十二五’期间,要充分释放人才资源优势,使其转变为我省的创新优势,”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奇总结说,应通过科技计划引领、政策落实、市场应用等途径,让产学研项目尽快形成规模和效益,真正使江苏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