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兔年新春佳节,千家万户团圆之时,在祖国各地重点工程建设工地,活跃着这样一批人:他们放弃小家的团圆,投身到祖国这个大家庭的重点建设;放弃个人的休息,为亿万人的民生工程奉献。对于他们来说,工地现场就是家。
新春佳节之际,新华社记者奔赴各地重点工程工地,现场记录下他们忙碌的身影。
“等工程结束,儿子一定回家好好陪您”
在上海城建隧道股份承建的上海虹桥枢纽迎宾三路隧道建设工地现场,春节期间有150多名农民工兄弟留守建设。他们正建设着全球最大综合性交通枢纽工程——虹桥枢纽中的一项重大配套项目。
作为沟通虹桥机场东西航站楼两侧最直接、便捷的通道之一,迎宾三路隧道的建设对于形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配套路网的框架有着重要的意义,建成后将大大提升这个世界性交通枢纽的运营效率。
这项工程不仅使用了国内首台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进行推进,而且须长距离穿越机场跑道等敏感区域,工程难度在国内尚无先例。正因为如此,盾构需要持续推进,春节期间建设者也不能休息,确保工程的万无一失。
来自安徽马鞍山的宋建国,是上海重大工程建设中的“老兵”,为了工程的推进,今年春节,他留在了工地上。
他告诉记者,此次迎宾三路隧道建设工程采用了先进的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为了提高盾构的推进能力,使用的是与盾构推进同步延伸的长距离、大远量、可弯曲的连续渣土运输系统。他担任隧道皮带机的出土任务。皮带总长度为4200米,它是盾构推进重要的生命线。它的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推进进度。
“我也有亲人,特别是家中还有80岁的老母亲,我也想家,也想和家人团聚。老母亲在电话里对我说:‘儿子回家过年吧,妈想你!’当时我热泪盈眶,含着泪对妈妈说:‘妈,儿子今年不能回家陪您过年了,等工程结束,儿子一定回家好好陪您。’希望顺利完成工程,我马上回去看老娘。”
为他人出行方便自己放弃回家过年
武汉城际铁路建设工地上,春节以来,工人们一直在热火朝天地紧张施工,铁路建设者们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赶进度,抢工期,日夜加班加点,确保重点工程武汉城际铁路在今年国庆节顺利通车。为了他人今后的出行方便,他们放弃了回家过年。
武汉城际铁路是连接武汉城市圈的城际铁路快速通道,由武汉至孝感、黄石、咸宁和黄冈4条线路组成,全长314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以上,计划2011年10月1日开通首条线路。工程全部完工后,武汉与周边城市将形成“半小时城市圈”,催生新的“城际上班族”,大大方便人们的出行、上班和生活。
今年40岁的张标,是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十六潭路特大桥项目工地上的重庆农民工,春节以来,他没有休息一天,每天与其他工人们一道在工地上扎钢筋。
“往年,年二十,我们就回家了。我是老大,要领着家人准备年货,腌鱼、杀猪都要提早准备。过年了,村里在外打工的都往家赶,大家聚在一起很热闹。”张标说,“春节前,家里的老母亲大病一场,本想趁这个春节回家一趟看看,可通车时间提前了,工程要加班加点,大家‘一个萝卜一个坑’,自己走了,活谁来干?”
武(汉)咸(宁)城际铁路二标项目部副经理朱伟告诉记者,像张标一样,仅在该项目部工地上,就有来自河南、重庆、贵州、湖北等省市的400多名工人要在工地上度过兔年春节。
二标项目部队长刘德军家在武汉,同样不能回家过年。他说,自己已经10多年没有在家过春节了,有时是因为工期紧,没有假期,只好把家属接到工地上,跟大家一起过年;有时是因为外地工友要回家过年,他家在本地,“自然”要值班啦。
“我算幸福的,可以把家人接到工地上一起守岁,而家在外地的工人,只能等忙完了这个工程再说了。”
“年轻人应当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作为列入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核电项目,采用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的台山核电站建设工地新春没有停工。除夕夜鞭炮的气息尚未散尽,留守核电现场的值班人员就已进入工作状态,开始了新一轮热火朝天的施工进程。
带着背包、卷尺、相机、图纸,整个春节期间,核电技术员工魏小明和其他100多名工人一起,在岗位上坚守奋战。他们要对核电站内壳和燃料厂房进行多达12层的钢筋绑扎,并且沿着压力壳进行安全检查。
“这是我第一次在工作中度过春节。我就觉得,自己应当把现场变成家,因为我们年轻人应当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毕竟,我们每个人多努一点力,都会让中国核电产业在掌握三代核电技术的进程中占据更主动的位置。”魏小明说。
台山核电机组是中法联合设计、共同建造的基于欧洲第三代压水堆(EPR)技术的中国的EPR(CEPR)技术品牌机组,也是我国通过中外联合设计和国内分包制造进行的重大核电项目。
据介绍,目前台山核电站各项建设工作井然有序,截至春节前后,台山核电1号核岛穹顶拼装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并可移交安装,表明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台山核电工程正在稳步前进。
“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提高,台山核电项目不仅能促进能源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桁说,“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成为国际一流的三代核电标杆企业!”(记者 齐中熙、陆文军、田建军、廖君、王攀、傅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