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人民日报理论版《本周话题》栏目就“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这一话题刊发了三篇文章。文章见报后,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广大读者和网友还就此提出了一些问题,希望能给予进一步的解答。这些问题包括:怎样评价改革开放30年?怎样全面把握和理解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怎样正确看 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和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毕京京。
怎样评价改革开放30年
问:为什么在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央还那么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李君如: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值得总结的经验;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有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加上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度和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是在一个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生剧烈变动的历史进程中推进的,因而显得格外复杂和艰巨。而今天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思考和研究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时候,人们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认识,有些认识还涉及对改革开放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于是,就产生了怎么样评价改革开放30年的问题。
对历史进行评价从来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改革开放这样一场社会变革进行评价更为不容易。好在我们有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这样的利器,它能够帮助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对这样复杂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用历史的眼光来评价改革开放30年,就是要把这30年放到“两个100年”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两个100年”,就是1840年—1949年这100多年和1949年—2050年这100年。
为什么要放到这“两个100年”中去考察呢?因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们这个民族历经磨难,历史向我们这个民族、向我们民族的所有人,包括所有的阶级、所有的政党及其领袖们,提出了两个历史性课题: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不是任何人主观设计的,而是历史向我们出的两道大考题。谁能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谁就有资格在这块土地上担当起领导责任。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场历史性大考中,以优异成绩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个历史性课题。这就是第一个100年。
这100年为我们解决第二个历史性课题即“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政治条件和社会基础。但是,只有进一步解决了第二个历史性课题,中华民族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惜后来我们走了一段弯路,犯了错误。但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气馁、而倒下,而在总结教训中继续前行。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毛泽东同志的未竟之业和思想财富,同时以新的实践为基础进行新的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探索和开辟这条新道路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这个民族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从1949年算起,没有100年时间不行。于是,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要持续奋斗到2050年,才能最终解决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提出的第二个历史性课题,而且中间不能再折腾。
放到“两个100年”的背景下来看改革开放这30年,我们就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改变我们民族命运,让我们民族不仅能够抬起头来、而且能够大踏步走进世界与各民族齐头并进的一大壮举。用这样的历史眼光来看改革开放30年,我们就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为了解决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关系我们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怎样认识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
问:既然改革开放是为了解决我们这个民族面临的历史性课题,那么它的实际效果又如何呢?为什么说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李君如:改革开放的方向,由改革开放的性质所规定。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有大量的论述。概括地说,他认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具有三重属性:首先,在具体制度层面上,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革命。其次,在基本制度层面上,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决不是要否定或推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要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再次,在实践过程中,改革是一场试验。正如邓小平同志说过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这三重属性,既说明了哪一些是要变革的、哪一些是不能变革的,又指出了我们应该怎样大胆而又科学地推进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的这三重属性,不仅从根本性质上规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而且说明了改革开放的方向为什么是正确的。
改革开放的方向与改革开放的目的直接相联系。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对此有过许多论述。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我国推进改革开放有三大目的:一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二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显然,这三大目的不仅体现了改革开放三重属性的要求,而且直接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方向是什么。
了解了什么是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就可以体会到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革命,完全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主义,同时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至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社会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那些丑陋现象和干部队伍中蔓延的腐败现象,既和改革开放的性质不相符合,也不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目的,而是我们要认真解决和坚决根除的。
问:改革开放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性集中体现在哪里?
李君如:改革开放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性,集中地体现在我们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条道路,形象地说,立足点或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行进路线是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布局是全面推进“四大建设”,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唯一能够使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
毕京京:是的。从实践来看,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30年来,我们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30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三、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多减少到1000多万。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怎样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问:我们强调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评价改革开放30年,强调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正确的,是否就要回避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李君如:否!关键在于要正确地认识和研究这些问题。我们是唯物主义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我们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作为我们前进的向导。掌握这个方法论,就是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30年里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完善自身,我们党的思想理论之所以能够不断与时俱进,就在于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问题,我们党从不回避。我们并不反对“反思改革”。我们讲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就是要善于做这样的“反思”。但是,不能以“反思改革”为借口,否定和反对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
毕京京:在30年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确实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因为利益调整的层次较深、力度较大、涉及面广,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实际问题。比如,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人们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人们对一些具体的改革政策产生了一些疑问,也一度在社会上引起这样那样的争论。
应当说,改革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是必然的、正常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正确对待。正确看待改革,不能没有全局的观点。一般来说,改革是对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评价改革,关键要看是大多数人从中得到了实惠,还是只有少数人得到实惠;是成就多,还是问题多。对改革开放的成就和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今天的人们都有切身感受,也不难有清醒的认识。正确看待改革,不能离开发展的眼光。我们的改革是在一个国情非常复杂、基础十分薄弱的社会主义大国中进行的,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推进的,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探索,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要看改革的大方向对不对,看改革的目标到底对不对,看改革的前景怎么样。正确看待改革,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现在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成因非常复杂,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冷静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也就不会把所有问题都简单地归结到改革本身。
怎样全面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问:对党的十七大总结的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十条宝贵经验,应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
毕京京: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对“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作了深刻阐述。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第一条告诉我们,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第二条、第三条告诉我们,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第一条、第二条和第三条,分别对应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深刻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要义和精髓,是具有行动纲领意义的经验。改革开放离不开和平的外部环境,也离不开安定团结的内部环境,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第八、第九、第十条,强调要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深刻指出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作用。
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四大基本问题展开,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点,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吴珺 何民捷 苏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