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论毛泽东的平等观
|
|
时间:2009-06-02 |
|
追求平等是毛泽东一生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毛泽东对平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深深影响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毛泽东的平等观,总结其追求平等理想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平等思想及其实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直面中国的社会实际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平等思想,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实践探索。
(一)政治上实现人民主权
毛泽东认为人民的国家才能保护人民,人民群众要平等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政治上实现人民主权。
对于中国的人民主权,根据我国国情,毛泽东首先主张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他说,新中国就是要建立“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驰认为,人民民主专政反映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它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人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等各项自由和民主权利;对反动派实行专政,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占统治地位的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地对少数敌人的专政。其次,他主张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他说:“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再次,他主张建立民主监督制度。他认为,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就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让人民群众监督自己的代表,使少数管理者始终按人民的意志办事,必要时,人民也有权以主人的身份直接或间接撤换自己的代表。只有这样,国家权力才会永远平等地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受人民的支配和控制。新中国成立后他亲自领导制定了宪法确认这些制度的建立,人民主权制度在我国由此建立了起来。
(二)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供给分配制
经济平等的实质是要求生产资料占有的平等和生活资料分配机会均等,正确解决这两大问题是实现经济平等的核心和关键。
毛泽东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因为少数私人大量占有社会财富,是造成社会存在剥削,导致社会经济关系不平等的最重要的经济根源,而公有制因为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从根本上铲除人对人剥削、奴役的基础,能为平等社会经济关系的建立创造最根本的前提条件。他明确提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为着建立公有制,消灭私有制,新中国建立伊始,他就领导党和政府对官僚资本进行了无偿没收,对地主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随后又领导开展三大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进一步提高公有化程度,他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尽快使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转变。他相信,一旦纯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起来,人与人在生产中就会形成平等的关系,“前人的乌托邦想法,将被实现,并将超越”。
对于分配制度,建国后,毛泽东曾一度也主张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工资分配制度,但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某些方面的误解,他始终认为这里存在资产阶级法权,会形成两极分化,导致新的不平等。他十分欣赏战争年代的供给制,认为这种分配方式比较公平。1958年,他在北戴河会议上说:“过去战争年代实行的供给制是先进的,具有共产主义性质,过供给制生活是马克思主义作风;而体现按劳分配的工资制有很大的弊端,在社会主义不是非要实行不可的制度。”他在人民公社化推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就是希望逐步“取消薪水制,恢复供给制”。尽管毛泽东这种思想后来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严重困难,但直到1974年他会见丹麦首相保罗?哈特林时还说:我国“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
(三)社会生活中消除社会分工,整合社会阶层
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导致了人们身份、地位的差别,造成了特权阶层的产生,平等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应该是消除社会分工,整合社会阶层,使所有人在社会地位、威望和尊严等方面都享有同样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并且认为人民公社是一条具体有效的途径。他设想,一个公社就是一个小社会,每个公社都要有经济中心,要按照统一计划,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逐步缩小以致最后消灭工农差别;公社要促进农村全民所有制的实现,以缩小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公社要有高等学校,培养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分子,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制度,以最终达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消失。虽然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实践失败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对其信念的梦想和追求。1966年,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一封信《五?七指示》中还在描绘一幅消除社会分工,整合社会阶层后的平等社会蓝图:各行各业、各个单位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大学校”。每个学校都要以一业为主,兼营其他,学校内部也没有专业分工,每个人都将成为“拿起锤子就能做工,拿起锄头犁耙就能种田,拿起枪杆子就能打敌人,拿起笔杆子就能写文章”的“全面发展的亿万共产主义新人”。
二、毛泽东平等观形成的思想源由
毛泽东平等观所具有的独特的思想,并不是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有深刻的思想源由。
(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毛泽东平等观形成的首要思想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平等应当是“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侧社会主义平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上人们平等地享有政治、法律权利以及承担相应的政治、法律义务;二是生产资料属于社会所有,人们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三是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一阶段的平等只能是形式上的,“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这个平等的权利还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奠定了毛泽东平等观形成的首要思想基础。
(二)中国传统大同思想是毛泽东平等观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
中国传统“大同”观认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做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千百年来,大同思想这种主张财产公有、互敬互爱、人人平等、社会和谐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一种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尽管它反映的是小生产者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心态,但也蕴涵着许多积极的因素。正是这些积极因素深深地感染了毛泽东,成为他平等观的养分和材料。当然,我们也不排斥其对毛泽东平等观消极影响的部分。比如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他多次赞赏张鲁政权行五斗米道,设立“义舍”制度,“吃饭不要钱”,就是大同思想带给他的消极影响。
(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是毛泽东平等观形成的重要实践来源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人民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在政治上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苏维埃新政权;在经济上,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终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人民群众由于切实享受了社会主义社会给予他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因而其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极为高涨,使苏联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并可以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苏联社会主义平等建设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加深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理解,坚定了他对平等道路的追求。同时,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高度集权、经济高度集中,以及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在各个领域的收入分配实行扩大差别政策所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也从反面使毛泽东进一步认识到在政治经济领域缩小差别,实行人人平等的重要。
(四)拯民救世的宏伟抱负是毛泽东平等观形成的主现思想条件
毛泽东诞生在中国多灾多难的危亡岁月。满目疮痍的祖国使毛泽东认识到,一个国家中少数贵族资产阶级及其他强权者利用“知识”、“金钱”、武力三种武器,维持自己的特殊利益,剥削多数平民的公共利益,以致产生了社会不平等。他大声疾呼,要谋求“我们的共同利益”,要“谋我们种田人的种种利益”,“谋我们工人的种种利益”。他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他戎马倥偬的半个多世纪里,他始终充满着战斗的激情,向一切祸害人民利益的不平等的旧世界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抗日斗争,打败蒋介石。正是这种拯民救世的宏伟抱负,使他始终坚定以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平等,反对封建主义,实现人民平等为自己平等追求的根本目标。
三、毛泽东平等观的历史价值
毛泽东探索中国式平等道路所提出的许多积极有益的见解,为实现社会主义平等奠定了基础,其平等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毛泽东把构建平等的社会基本制度作为实现平等的基础,为新中国初步奠定了公平的社会格局
社会的基本制度,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制度主要是分配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划分方式,规定这个社会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如果社会基本制度各个组成部分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之中,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和规则运行,公平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毛泽东通过在政治、经济、社会上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公有制和供给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等社会基本制度,不仅确立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而且有力地保证了我国人民平等地参政、执政;平等地占有和分配社会财富;平等地享有社会地位和权利。尽管像供给分配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后来实践证明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不可否认,通过这些平等的社会基本制度的构建,我国初步显现了公平的社会格局。毛泽东这一平等思路,对于我们今天倡导加强制度建设来推进社会公平,给予了十分有价值的思想启迪。
(二)毛泽东以追求人民利益作为实现平等的核心,维护了社会安定,保证了我们党至今立于不败之地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但是促使人民群众不断去创造历史的强大动因永远是日益增长的需要得到不断满足的各种利益。毛泽东深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平等观的全部内容都始终考虑是否适合人民的利益,是否向人民负责。他主张消灭剥削和压迫、消灭一切特权,切实解决人民日益关注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等问题,就是为人民群众争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根本利益。周恩来曾指出:“毛泽东所提出的原则总是照顾大多数,为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胡锦涛同志讲得好:“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正是毛泽东坚持不懈地为人民谋利益,他才领导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当然,毛泽东在为人民谋利益过程中也犯过错误,甚至有些错误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得肯定一点,他绝不是为了一己之利。
(三)毛泽东以树立社会公正作为实现平等的价值目标,初步实现了全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平等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公正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手段,特别是通过社会政策来进行社会整合与调节,缩减存在于社会或者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和差异,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享受到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成果。公正的实质就是实现平等。毛泽东追求国家政权由全社会成员共同民主管理,生产资料由全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和享用,利益分配在各个阶层、群体中尽可能均等,社会分工消失,人们的身份地位平等,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树立公正的价值目标。尽管这些公正思想带有平均主义色彩,但他通过公正分配人们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合理控制社会成员的各种差距,初步实现了全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美国毛研专家特里尔充分肯定了毛泽东这种公正价值目标平等观的卓越贡献,他说:“毛泽东的政府使新中国比旧中国在三种方式上有更多的社会正义。酬劳主要取决于工作而不再是出身或者土地和资本的占有。因此,中国的产品分配成为世界上最为平等的分配方式之一,绝对贫困和死于身无分文的人极少。并且,进步的基本手段——首先是卫生保健和初级教育——不再是只有少数人才可购买的商品。”毛泽东以树立社会公正作为实现平等的价值目标的平等观,对于我们今天运用社会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妥善地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然,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对平等理念的一些误解,毛泽东的平等观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比如注重结果平等,忽视机会平等;注重平等,忽视自由;注重民主,忽视法制建设,等等,但无论怎样,他对平等的执着追求却代表了人类追求公正秩序的崇高理想,他追求平等理想的理论与实践,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