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8日全市全面启动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全区各单位上下积极行动,密切配合,以四种措施严防甲型流感疫情,有效落实甲型H1N1流感疫情各项防控措施。
措施一: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海淀区成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了信息报送、疫情会商制度。区卫生局与公共委和公安分局建立了由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公安干警、海淀医学救援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在全市开展大规模追踪密切接触者的过程中,及时、高效地完成了任务。
区政府办对每日工作信息收集汇总;公安海淀分局在疾控中心派驻民警,向卫生部门提供我区出入境人员和海外留学生的有关信息,加强宾馆饭店外籍人员信息管理;区教委开通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及传染病早期预警系统4个途径;区农林委加大对猪养殖场(户)检查监测力度;区文化委积极部署文化娱乐场所甲流防控工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制订了《海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区社会办、农林委统筹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建立了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区商务局、药监海淀分局、财政局统筹负责全区疫情防控物资、药品的储备;区旅游局进行后勤保障和旅游行业管理。
措施二:两条战线一“堵”一“防”
国内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后,区卫生局积极建造两条战线,一“堵”一“防”。
区卫生局积极会同区公安分局、区外事办及时掌握我区出入境人员、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情况,并发动各街道、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其进行健康监测和知识宣传,发放健康专家温馨提示卡和《致海外留学生家长、归国人员一封信》,提示其归国后主动与所在地的村、居委会建立联系,开展健康状况监测,保留好有关信息,希望在家实施自我健康观察7天,谨慎与家人或外人接触,出现情况及时与疾控部门联系。
区卫生局强调把好医院发热筛查关,全区24家医疗机构全天候开展类流感症状监测。我区5月14日起对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再一次进行规范,明确区域内16家设有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为开展甲流预检筛查的责任主体;5家医疗机构开展甲流样本实验室检测。
措施三:锁定3个重点 切断传播链
海淀区卫生部门围绕医院、社区、家庭3个重点切断传播链。区卫生局成立专家组,专家组由辖区二、三级医疗机构从事呼吸等6个临床专业的业务骨干组成,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坚决杜绝院内交叉感染。
区卫生局结合街乡属地统筹优势和社区卫生机构的专业工作优势,群专结合开展防控。自5月1日以来,共有3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街道居委会的协助下累计对130余人开展了居家医学观察;自5月18日开始,卫生部门、街道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村委会已对880余名从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归国的人员进行连续7日的健康监测。
区卫生局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宣传册等多种途径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各街道、乡镇发动辖区各社区、居(村)委会,将宣传材料发放到每家每户,目前累计发放宣传画5万张、宣传海报2.55万张、宣传折页13.4万张、宣传单66.7万张。
措施四:实施4项保障确保防控体系有效运转
自从我国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来,我区通过机制保障、储备保障、人才保障和信息保障确保了防控体系的有效运转。
区委、区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部和防控甲流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的组织体系已经建立。区卫生局会同药监分局紧急储备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调防护、消毒用品和消毒药械;区财政下拨防控专项经费100万元;区商务局牵头的物资组从生活必需品和防控专项物资两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储备机制。我区还建立了“疾控中心-监督所-区属医疗机构防保科”三级流调储备梯队,并对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7452人次的培训。为普及科学防病知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区卫生局会同区宣传部门在《海淀报》刊登多篇相关信息;与BTV9合作拍摄了两部专题片;截至目前,在《法制晚报》、《了望周刊》、北京电视台、《海淀报》等媒体上报道20余篇(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