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刚性需求多年无法释放的现状,已经极大影响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总体程度及质量。”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董事长张杰庭表示:“开启审批大门,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张杰庭告诉记者,近30年来,我国许多行业国际贸易顺差持续增长,教育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逆差地位,而且逆差额与中国经济发展呈同比直线增长态势。“随着我国留学人员自费率和学历生比例的居高不下,以及低龄化留学趋势的蔓延,还有许多家庭选择赴国外陪读或移民,致使我国平均每年有100多亿美元的巨额外汇流向国外。”张杰庭对此感到惋惜,“开启中外合作办学审批大门,可以挽回巨额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巨大损失。”
令张杰庭欣慰的是,他的观点在《规划纲要》文本中得到了体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逐步开禁。此次两会上,他进一步提出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开禁和批复符合报批规范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优秀办学项目和机构。同时,允许、鼓励、引导一些实力强、口碑好、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民营机构与优秀高校联合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