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如何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彻底破解城乡教育“二元”分割的困局,成都市武侯区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推动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一、大胆创新管理体制
2003年,该区将原属乡(镇)管理的18所中小学划归区上直管;将城区12所品牌小学与4个乡(镇)的12所乡(镇)小学进行“捆绑”,实行“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模式,通过“捆绑—松绑—脱绑”方式,已有6所城郊学校实现了独立、自主发展;探索“行政互派、教师互动、学生互访”的“三互”捆绑帮扶发展、“城乡教育共同体”发展、强弱初中捆绑结对发展和公民办学校“松散”捆绑发展等多种模式,促进城乡学校一体发展、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域教育发展实力实现整体提升。
二、着力改革投入机制
以城市反哺农村,落实教育投入“以县为主”,保障区域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一是科学调整城乡规划布局,从2003年起,该区先后投入10.4亿元,新建、迁建、改扩建学校29所,新增学校用地398.4亩,建筑面积达23.2万平方米,其中城郊地区学校总占地面积扩大到793.2亩,总建筑面积增加到18.8万平方米;二是提速学校现代技术装备进程,2007-2009年间,共投入5000多万元,高标准配置各类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率先在全市建成区域教育城域网,学校校园网、教育城域网接通率为100%,生机比达9:1,城郊学校硬件已普遍超过城区学校水平;三是加大对城郊学校的经费投入,2003年,对城郊学校的总投入为2051万元,2009年达到11575万元,为2003年的5.6倍。城乡学校学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比均为1:1,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健全人才交流机制
该区出台政策,对区内支教教师每月补贴400元,在同等条件下评优选先考虑优先;城区教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称或评定为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称号,要求在城郊学校一年以上任教经验;明确规定各级名师应承担相应支教任务,通过师徒结对、学术交流、科研互助等途径,促使城乡教师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实现优质师资城乡均衡发展。近几年来,该区还先后选派了16名校长、70余副校长和校长助理到城郊学校工作,共为城郊学校下拨教师编制655多个,招聘校长、教师370名。2009年,该区城郊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和高层学历达标率与2003年相比,分别提高了7.3%、17.96%,名师覆盖率由2003年的32%提高到2009年的98%,消除了城郊学校“无教育专家、无特级教师、无市学科带头人”格局。
四、强化“软件”提升机制
一是实行教研员“蹲点”制度,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采取“包干负责”办法,将教研员分组派往12所城郊小学进行“捆绑蹲点”服务,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实行名师对口帮扶制度,各级名师、骨干教师以师徒结对、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对城郊学校教师的帮扶,先后选派了15名特级教师、60名学科带头人和省市青年优秀教师,对城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经常性指导;三是实行“学区论坛”制度,将全区学校划分为九个学区,开创“学区论坛”,将具有不同发展背景的城乡学校结合在一起,通过合作、交流,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五、不断完善督导评估机制
该区将原来对每所学校的单个考核改为对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的考核,对城乡捆绑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一体考核评估”的办法,在学校考评方案中增设100分的“捆绑”发展指标,重点考评城郊学校的发展情况,以此为依据对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进行评价,并单设“城乡教育共同体”奖项,进行表彰奖励。不断完善“基础+发展”督导评估体系,提高城郊学校发展标准,将考评重点从完善帮扶机制转向办学理念、内涵提升等,促进城乡“捆绑”学校的深度融合。
六、全面构建教育惠民机制
该区在坚持“两为主”的原则,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的基础上,实施“公民办学校帮扶结对”发展工程,并以经费补贴为杠杆,按照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00元/生•年标准,对接受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子女的民办学校进行补贴,积极扶持民办学校规范、优质发展,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子女的义务教育权益。2006年至2009年间,该区采取公办为主,扶持、委托民办学校培养的办法,共下拨专项补贴1526.4万元,确保6.2万余名持有“义务教育证明”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子女顺利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