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假日办在近日发布了《2008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数据符合之前的预测,借此契机在分析十一黄金周细项数据的基础上,在这篇报告中重点检验了中期对下半年旅游行业走向的判断,并对全年乃至明年旅游业作了试探性的展望。
08年十一黄金周数据解说:“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数及收入同比增速均创六年新高,人均消费较同期增长1.7%;一日游比重从2001年的68%提升到76%,游客出游机动性持续增强,根据天气变化作出出游安排的概率增大,可能是此次旅游潮较历史同期延后两日的主要原因,但最终7日累计值未受天气干扰;虽然此次黄金周数据增速创历史记录,但是单个黄金周并不具备风向标的作用,不能以此来推演未来的走势。
高增长的“黄金月”功能何在,以往的修复or以后的征兆?虽然拿到的仅仅是十一黄金周的数据,但根据调研搜集到的数据显示,从9月直到10月包括中秋节在内直到国庆节止旅游市场呈现出“黄金月”现象。而黄金月的出现正好符合之前的预测,对此坚持以前的观点:黄金月的高增长在历史同等事件中属于正常范围,它最大的功能是在于修复旅游业全年路径,而不对未来走向起任何预示作用。
随逐月修复,全年全国旅游情况有望向正常轨道靠拢:根据跟踪的逐月参考数据及“十一”黄金周的情况,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态势没有出现变坏迹象之前,旅游业的修复正在逐步推进,全年可望向正常轨道靠拢。
明年旅游增长势头可能不容乐观,而结构性变动可能产生集中的景气带:而面对目前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对照历史情形,出游情况将可能面临增速大幅下降的风险;但伴随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和工作量的加大,在旅游业增长可能减速的情况下,新时期的旅游行业呈现出新特点:1)、出游作为重要的休闲方式取向,在休息与工作有着并列地位的时候,新时期的出游具备了一定的刚性;2)、增长势头不乐观的情况不会体现在游客量下滑,可能更多的体现在增速的下降和出游半径的收缩,由此行业景气分布在区域上将可能发生结构性变动,从分散化走向集中化;3)、支付能力较强的客源周边地区可能形成有别于别处的景气带,而具体到对出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可能还有待商榷。
投资建议:1)、如果将今、明两年的旅游市场情况遇到的境况打个比方,可以说今年只是“擦伤皮肉”(突发事件),包括十一黄金周在内的高增长起到的都是疗伤和愈合的作用,全年出游情况正在逐渐向正常轨道靠拢;而明年可能面临的是“伤筋动骨”(可支配收入的减速)的考验,这样的考验应该是根本性的,借鉴历史经验认为它对旅游市场的短期冲击可能更为猛烈。在此基础上旅游市场的景气分布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投资策略较中期需要做根本性的调整;2)、建议关注两大主题,一是距支付能力较强的客源地较近且周边交通便利的旅游公司,主要有黄山旅游和桂林旅游;二是增长较为明确的个别公司,主要有锦江股份和中青旅。3)、目前市场估值中枢不断下移,在选择标的时尽量遵从安全原则,结合估值水平视情况介入。
1.08年“十一”黄金周数据解说
2008年10月6日下午5时许,全国假日办发布了《2008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按照惯例,根据全国各省、自治州及直辖市的旅游局统计、重点旅游城市及监测景区的上报数据,该报告主要汇总了在十一期间“全国旅游人次”、“全国旅游收入”、“39个重点城市旅游接待情况”以及“119个监测景区旅游接待情况”。
1.1.“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数及收入同比增速创六年新高
今年“十一”是我国“五一”黄金周取消之后的首个黄金周,在此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78亿人次,同比增长22.1%;实现旅游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24.2%;人均消费448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
此次十一黄金周的累计旅游数据无论是从绝对数值还是相对增速上看,均创出了过去六年历史同期的新高峰,就其本身来讲,这在我国旅游业经历了一系列不利事件之后的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1.2.游客出游机动性持续增强,台风影响下后延两日并不影响累计情况
旅游潮虽后延两日,累积值未受干扰:此次黄金周的单日出游绝对值显得有些特别,整个旅游潮延后2天;前两日绝对值为近四年同期最低,但之后回升非常显著,最终累计数据表现仍然较为乐观。这个现象从国家重点监测的119家景区“十一”黄金周的接待情况很明显可以看出。
出游机动性日趋增强,天气牵制单日走向:此次黄金周前两日我国东南部沿海城市受到台风“蔷薇”侵扰,从平日搜集到的一些数据显示单日出游情况与天气的关联度很大,认为此次黄金周旅游潮后延2日的现象可能主要受制于前两日天气影响。
而不难从过夜游客和一日游客的比重上发现,一日游客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游客一日游客增长25.0%,而过夜游客增长仅13.5%,一日游的比重也从2001年同期的68.1%增长到76%,而重点旅游城市的游客结构变化也较为相似;一日游比重不断增大表明游客出游的机动性逐渐增强,这样出行安排较为灵活,根据天气情况作出出游安排变动的可能性变大,所以推测后延两日可能主要受制于天气变化。
1.3.单个黄金周情况并不具备风向标的作用
虽然说本次黄金周创出历史同期新高,但是它并不具备旅游业风向标的作用,从历史数据上看,即使在不受到突发事件影响的年份,单一黄金周的数据也不具备这样的作用,它更多的作用是在于修正过往时段的出游累计情况,与所有单日接待情况加总起来为全年旅游业做出相应的修正贡献,发挥综合的叠加效用。所以从这个逻辑上讲,不能从此次十一黄金周的情况来预测旅游业的未来动向,也不能由此来预估全年旅游业的情况。
2.黄金月功能何在,以往的修复还是以后的征兆?
从各方调研到的情况,自从中秋节首次列为小长假以来,包括中秋节在内直到国庆节结束为期1个月人们出游呈现“黄金月”的状况,虽然9月份数据还未公布,拿到的仅仅是黄金周的数据,但认为“黄金月”的数据应该会比较乐观。
在中期策略中就曾经重点讨论过今年下半年旅游业走向,当时认为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没有出现变坏的迹象之前,9、10两个月将成为旅游业重要的修复时期,即9、10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单月出游情况对全年的贡献,而在于其修复功能。上半年的旅游需求受突发事件抑制,出于修复功能9、10两个月即使出现出乎预料之外的高增长也是正常的,这在历史上同类事件中也属于正常范围,而它的修复情况如何并不决定全年的最终结果,因为淡季的11、12月份也同样具备这样的功能,在非典时期的高修复就发生在11、12月,所以如果9、10月达不到将旅游业轨道修复到正常状态,无非是修复继续后延至11、12月份,反之则11、12月份将回归正常轨道。
所以坚持以前的观点,黄金月的出现只起到修复的功能,而不起对未来走向的预示作用。
2.1.全年全国旅游情况有望向正常轨道靠拢
在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态势依旧良好的情况下,根据旅游业各月的表现情况(参考安徽省各重点景区及丽江市的接待情况),发现在7、8月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修复,加之9、10月份更大程度的修复,合乎中期对下半年旅游行业的走向预测,全年旅游业有望逐渐向正常轨道靠拢。
从监测到的各大旅游景区十一期间的接待情况,发现修复作用非常显著,这更加增强了对全年旅游业回升的信心。其中,上半年受抑制最大的北京地区(八达岭、故宫)在十一期间回升最为显著,其次是长三角洲的景区、滇西北景区,最后到地震受影响地带和此次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接近甚至高于20%的游客增速在黄金周较为罕见,其作用无非是修复过往的洼地。
2.2.明年旅游总体形势可能不容乐观,景气分布有待商榷
依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出游的原动力这一结论,虽然目前可支配收入的半年度数据还没有出现变坏的迹象,但是根据历史经验知道收入的减速一般都是滞后于经济的减速,且其下降的加速度快于经济的减速,所以并不能依靠现有的数据去推测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明年旅游增长势头可能不容乐观:单就旅游行业而言,如果在本国的历史上找到一个契合点,认为可能与96年~99年的情况较为类似,目前我国处于国内出口情况恶化、房产泡沫显现、全球经济衰退及金融动荡的经济结构转型期,同样当年的那段时期遭遇过金融危机、突发事件冲击和房产泡沫、货币政策转型,而不同的是当年分布在4年中的事件在今年齐聚,对照当年收入增长遭受轮番打击之下最终丧失抵御能力,那么目前可能面对的情形更加严峻,据此推测09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将可能不容乐观,再对照当年出游情况,在货币政策转型期房产泡沫(1996年)到后来洪灾(1997年)再到金融危机(1998年)的同时伴随城镇出游量呈现4.3%(1996年)、1.1%(1997年)和-3.5%(1999年)的同比增长,推测旅游行业在面对收入增长可能加速下滑的背景下,将可能面临较单纯灾害性冲击更为严峻、根本性的考验,出游增速可能会掉得很快。不过这些都是初步的结论,具体情况还有待继续跟踪和研究。(农村居民与当年多为务农转为目前多参与到低端生产、服务企业中相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经济的敏感度提升,消费水平也较之前有相当程度的提升,故而选取当年的城镇居民作为样本来研究)。
较以往不同的是,1)、新时期的出游具备了一定的刚性;2)、不乐观的情况不会体现在游客量下滑,可能更多的体现在增速的下降和出游半径的收缩,行业景气分布在区域上发生结构性变动,从分散化走向集中化;3)、支付能力较强的客源周边地区可能形成有别于别处的景气带,而具体到出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可能还有待商榷:伴随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工作量也大为增强,适当的休息成为新时期劳动者的必要需求,而出游是当前休闲方式的主要取向,从游客结构上可以看到一日游客比重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成为一定程度的必需品,刚性不断增强,所以行业不乐观的情况不会体现在游客量的下滑,更多体现在增速的下降。同时随着私家车增多和城际间交通网络的便捷度提升,人们将一般休闲范围半径从城市内逐渐扩张到城际间,这也成为新时期的旅游特色;面对下行趋势逐渐明朗化的经济形势,具有必须出行休闲需求的劳动者很有可能将出游半径缩短来缩减开支,而城际间交通的便捷性为之提供了条件;那么在出游半径有可能会收缩的情况下,支付能力较强的客源周边地区可能形成有别于别处的景气带,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在此范围内的旅游服务商可以获得稳定客源的保障。而具体到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究竟倾向于哪些旅游设施(成熟的还是新兴的)?暂时还缺乏这方面的数据,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
3.投资建议
投资策略较中期可能需要做根本性的调整:如果说将今、明两年的旅游市场情况遇到的境况打个比方,可以说今年只是“擦伤皮肉”(突发事件),包括十一黄金周的高增长在内起到的都是疗伤和愈合的作用,全年出游情况还是在逐渐向正常轨道靠拢;而明年可能面临的是“伤筋动骨”(可支配收入的减速)的考验,这样的考验应该是根本性的,借鉴历史经验认为它对旅游市场的短期冲击可能更为猛烈。在可能面临根本性考验的前提下,旅游市场的景气分布可能会随之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的投资策略较中期可能需要做一些根本性的调整,而各家公司的盈利预测也要通过进一步调研和沟通商榷后作一些调整。
建议关注两大主题:那么在以上背景下,根据初步的结论,在出游逐渐必需化、出游半径收缩的市场走向中,试探性的提出接下来值得关注的两大主题:1)、距支付能力较强的客源地较近且周边交通便利的旅游公司,主要有黄山旅游和桂林旅游;2)、增长较为明确的个别公司,主要有锦江股份和中青旅。另外目前市场估值中枢不断下移,在选择标的时尽量遵从安全原则,结合估值水平视情况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