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周(1902—1940年),名秉莲,字爱周,赣榆县罗阳人。1918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1922年考入北平高等警官学校毕业后历任国民党灌云、盐城县公安局长,赣榆县常备大队长,江苏省第三水警区区长,赣榆县长等职,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他号召全县各阶层人民团结对日,共赴国难。
他聘请师资筹建赣榆中学,号召青年一面学习文化知识,一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4月,朱爱周领导地方武装,配合万毅指挥的五十七军六六七、六六八团,粉碎了伪军刘桂棠、张宗元部的进攻。1936年2月,日军进犯海州,赣榆形势危急,朱爱周果断开狱释囚,并亲为训话,后来这些人均加入了抗日队伍。2月27日,赣榆失守后,朱爱周采纳共产党人的建议,依托鲁南丘陵地带,开展全县抗日游击战争,组建赣榆县常备总队,自任总队长。是年,县常备总队扩编成拥有3000人武装的常备旅,朱爱周任旅长。他和八路军配合作战,多次重创故人。
“南京已经开始对日抗战,国共两党合作初步成功。为着实现中共中央给国民党三中全会红军改名之保证,推动这一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日革命战争,我们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着将:
前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总政治部改为第八路军政治部,以任弼时为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第一军团、十五军团及七十四师合编为陆军第一一五师,以林彪为该师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二方面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第二两师及赤水警卫营、前总直之一部等部,合编为陆军第一二零师,以贺龙为师长,萧克为副师长;四方面军二十九军、三十军、陕甘宁独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团等部,改编为陆军第一二九师,以刘伯承为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以上各部改编后,人员委任照前总命令行之。各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保持和发挥十年斗争的光荣传统,坚决执行党中央与军委会的命令,保证红军在改编后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党的路线及政策而斗争。”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同年9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下辖三个师。曾在抗日战争中参与太原会战、在日本占领区内发动民众一同进行游击战,设立敌後抗日根据地。并于1940年发动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陆敌後战场的主力。根据资料,至1944年5月,八路军对敌作战7.4万次,歼敌79万馀人;至1945年8月,八路军已发展到90多万人。改名後,除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命令称第十八集团军外,传统习惯上一律称八路军。
1946年国共合作破裂後,八路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9月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但仍未统一名称。直至1948年9月,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全军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至少到1947年,国军仍将对手称为八路军而不是解放军。
朱爱周非常重视同共产党的合作,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领导和组织中国人民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学习宣传中共统战政策和游击战争思想,甚至在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派人监视他时,仍坚持国共合作,使中共在赣榆的抗战工作未受影响。
1940年3月21日夜,日军偷袭赣榆县政府和保安旅驻地韦家岭时,朱爱周壮烈殉国,时年39岁。1983年1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朱爱周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