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农民工:“能在城里买套两室一厅的商品房”
|
|
时间:2009-08-17 |
|
新华网重庆8月2日电(朱薇、周薇)“农民工都有两个"家",一个在农村,逢年过节才回去;一个在城里,多是工棚,只求遮风避雨。如今,把两个"家"合二为一是我们农民工最大的心愿。”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进城打工已近30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康厚明寄语农民工的安居梦想。
1978年,重庆永川区石牛寺村一些村民进城打工赚钱盖新房的消息,让年仅16岁的康厚明再也坐不住了。那时,村民都希望能摆脱土房,住上砖房,康厚明也一样,想的就是“赚钱、娶媳妇、盖新房”。
“当时住的"一土到底"的老屋是父亲在我出生前打土墙、砌土坯,再买些廉价的木板建起来的,总共才两个房间。”康厚明说。在他的脑海里,关于老土房的记忆是拥挤和破旧:三张床挤了全家9个人,稍微一动就嘎吱嘎吱地响;碰上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内就下小雨;老鼠也时常打洞进屋凑热闹。
经过10年打拼,康厚明成为石牛寺村第一个建水泥楼房的人。“建了水泥房,再也不怕漏雨和老鼠打洞了,家门口是宽敞的地坝,老婆晒谷子也不用一大早起来占地方。”康厚明说,这之后,村里赚了钱的农民工纷纷回家,盖起了宽敞又漂亮的小楼房,看起来有小别墅的样儿。
然而这栋外墙贴着红色瓷砖、两层小楼常年只有康厚明的母亲一人居住,外出打工的康厚明和妻儿也就逢年过节回去住住,绝大多数时间住在城里的“家”。
康厚明在城里第一个家住的是工棚,用竹子架起房屋框架,外面再铺上废席子和竹胶板就成了。“房子夏天闷热、冬天寒冷,还容易被偷。”康厚明说,50多个人住在一间房,夏天人手一把蒲扇,晚上睡觉还得看着建材,条件着实艰苦,当时在城里打工对居住没什么奢望,只求一个遮风挡雨的地儿。
1998年,康厚明到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住上了钢管架的工棚,比工棚结实牢固了许多。康厚明说,那时民工住所已日渐规范,一个大工棚里只住30个人,还装上了电风扇,卫生、安全条件有了大的改善。随后,康厚明住上了重庆市政公司的农民工集体宿舍,10个人一间,还配有电视机和电扇,有些甚至装上了空调。两年前,康厚明和妻子住进了单位的独立宿舍。
经过近30年的打工生涯,康厚明一家已经不习惯农村生活,他们盘算着把农村的家和城里的家合二为一。“城里交通方便、观念新、生活好,现在对农民工买房也有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我打算在城里再拼命干上10年,能在永川城区买套两室一厅的商品房。”康厚明乐呵呵地说。
“农民进城,有岗位只是农民工,有住房才变成新市民。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是发展趋势,希望政府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康厚明说。 如今,帮助数百万农民工实现像康厚明这样的梦想,已正式摆上重庆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之一,重庆市决定将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改革突破口,重点打造小城镇,将其作为农村居民转入城镇定居的主要承接地。
同时,重庆还启动农民工就业安居工程支持农民工进城安居,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园区、地方政府将存量房、闲置房改建为农民工经济公寓,农民工在县城或小城镇可以成本价购置新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