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纪念新中国诞生60周年 追忆解放北平(图)
|
|
时间:2009-08-17 |
|
北平和平解放,解放军举行盛大入城仪式。(资料图片) 马句和陈尚荣在家中。本报记者王磊摄
我们努力收集那些散落于民间的珍贵记忆,是为了纪念这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的60年。
他们或是某个重大历史时刻的亲历者,或是传承同一职业、见证时代发展的普通家庭,或是在某一领域取得骄人成就的时代先锋……他们在讲述中重新拾起了过往的激情,同时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岁月行进中的动人画面。
这是不断变革的60年,是风云激荡的60年。我们对60年民间记忆的收集和整理,不仅仅是为了缅怀往昔,更是为了迎接更加光辉的岁月。
谨以此系列报道献给共和国六十华诞!
那一刻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亲历者
马 句:河北保定人,1926年出生。解放后在北京市政策研究室工作,后任北京市委党校教授,1987年离休。现居北京。
陈尚荣:马句之妻。浙江新昌人,1928年出生。解放后在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后调入北京市焦化厂,1988年退休。现居北京。
电视屏幕里,解放军战士昂首挺胸地大步前进。马路两旁,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彩旗,唱着歌,夹道欢迎。
“中国共产党万岁!”一个青年振臂高呼,年轻的脸上写满喜悦。
“那是滕藤,是我的老同学滕藤。我就在旁边,找找看有没有我。”81岁的陈尚荣兴奋地指着屏幕,露出小姑娘般的笑容。
屏幕中播放的,是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解放军入城仪式的纪录片。
83岁的马句也在电视屏幕里找寻他曾经的身影。如雪的眉毛下,双目专心致志。60年前的那一刻,他也在现场。
这是他们共同经历的历史时刻,也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次交会。
那时,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接管干部。她是清华大学的进步学生。
黎明之前
1948年11月,22岁的北京大学学生马句揣着假身份证向解放区河北泊镇进发。
马句原本姓史,为了他和他家人的安全,组织上要求他改名换姓。“我想我是马克思主义队伍中的一个新兵、一匹小马驹,那就叫马句。”从此,史振环这个真名就再也不曾用过。
此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北平之战似乎也将一触即发,城里人心惶惶。老百姓开始囤积粮食、食用油和煤油。
陈尚荣的一些南方同学也想方设法离开北平,回老家躲避战事。陈尚荣是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国民主青年同盟的成员。她不仅自己坚守,还劝那些准备离去的同学别走。为此,她专门在清华著名的壁报“自由人”上写文章,呼吁同学们一起留下来迎接解放。
国民党则在城里大肆搜捕共产党。马句的党员身份已经暴露了,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随时可能遭到逮捕。按照上级指示,他必须立即转移。
从北平到泊镇,必须穿过国民党军队把持的陈官屯检查站。马句只得乔装打扮。他换上破棉袄破棉裤,戴了一顶打着补丁的帽子,背着一个灰色的包袱。他还在脸上抹了点灰。一副小商贩的模样。
“干什么的?”国民党的士兵手里拿着枪,一边大声询问,一边搜他的身。
“做小买卖的。”马句故意粗声粗气地回答道。他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国民党士兵并没有起疑心,放他过去了。
过了检查站便是解放区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马句开心地唱起了歌。即将找到组织,脚步也变得轻快。
不过,战时,国共之间相互“潜伏”。进入解放区时,必须先经过严密的核查。
“口号?”“高棠。”
“哪一年入党的?”
“1948年在北大入的。”“介绍人是谁?”
……
进入解放区之后,他被分在了华北局城工部学生室工作。那时,北平的解放已是指日可待。考虑到接管北平需要大量干部,中共中央号召青年学生到解放区受训,为将来接管北平储备人才。
进步学生对解放区、对共产党也充满向往,纷纷来到这里。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两三百人。马句每天都忙着接待这些从北平来的学生。仔细调查后,再将其安置好。根据各自的情况,这些学生陆续被派往石家庄和华北大学。
挺进北平
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打响。
12月8日,马句得知东北野战军入关的消息之后,就知道北平解放已经指日可待了。果然,12月13日,中共中央宣布,任命彭真为北平中共市委书记,叶剑英为市委第一副书记兼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北平人民政府市长。
华北局城工部的工作就此结束。工作人员分别被派往北平和天津承担接管重任。马句被分到了北平。
几天之后,马句带着一百多人向北平进发了。没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每天得走八九十里地。没有人掉队。每个人都尽力往前赶,生怕去晚了赶不上北平解放。
马句打前站,负责帮队伍提前联系当天吃饭和住宿的村子。每天天刚亮,他就得起床赶路。
路上很顺利。农民们听说他们是去解放北平的,对他们非常热情,特意为他们准备窝头小米粥,晚上还把热炕腾出来给他们住。临走时,马句都会按规定给足粮票,并收拾干净。
北平已渐成孤城。国民党军队见大势已去,开始千方百计从这里转移走各种资源。他们还企图强迫清华等高校南迁。
于是,中共地下党组织又领导展开了反迁校斗争。陈尚荣所在的“民青”则通过秘密小组活动的形式接受地下党的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护校运动一直不曾退缩和停止过。
解放的气息已经非常浓郁了。“支援解放平津”、“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样的标语在河北的村子里随处可见。
一路上,马句遇到了许多赶往前线的农民支援队。青壮年用肩挑着粮食,老农推个小车,还有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也跟着去前线送物资。
兵临城下
12月21日,马句带领的人马和大部队会合后,一起赶到了良乡。彭真和叶剑英也到了这里。他们领导建立了中共北平市委、北平军管会、北平市人民政府的工作机构和北平所属各区、县的工作班子。马句被分到了市委组织部工作。
此时,解放军已完成了对北平的合围。国民党军队成了瓮中之鳖。
12月13日,陈尚荣如往常一样在化学馆上课。她隐隐听到从北边传来炮声。炮声愈来愈密。枪声已清晰可闻。火线已经逼近清华园,课程被迫中断。
站在窗台上,能看见两军在大石桥附近近身相搏,血肉横飞。
入夜,国民党军队退至清华园内,把大炮架在清华园的气象台、生物馆和化学馆一带。气氛陡然紧张。陈尚荣带着女生在科学馆地下室躲了一夜。
第二天天亮后发现,国民党军队和大炮已经撤走了。
至12月15日,海淀、石景山、丰台、长辛店都解放了。
局势渐稳。陈尚荣和几个同学步行两个多小时去红山口等地方找心中敬仰的解放军,与他们一起联欢。
马句此时则一边忙着给良乡的2000多名干部分派工作,一边参加组织培训。60年后的今天,他仍然记得彭真给他们培训时讲过的一句话:“进城绝不能当李自成。”
当时,对于北平的方针是准备武攻,争取和平。军队方面一直在积极准备战争用的物资。
到1949年1月9日,与傅作义的两次和平谈判都不了了之。有些同志不耐烦了,开始摩拳擦掌。“别等傅作义了,打吧!”“打进城去多痛快啊。” 1月14日,上级给在良乡集结的2000多人每人发了两斤饼,交待这是攻打北平时的干粮,不许提前吃。马句把饼收好,碰都不碰。
1月15日,天津解放了。攻打北平的事情却还没有一点动静。至此,北平的国民党军队已是想打打不了,想跑跑不了。
又等了两天,马句安心地把饼都吃了。他知道这仗是打不起来了。
和平解放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宣布北平城内国民党守军接受和平改编。次日,他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并发表了广播演说。
1月24日,马句和一些同志一起从良乡赶到了海淀,驻扎在乐家花园。他也有了新的岗位——中共北平市第八区工作委员会工委委员,分管宣传。
北平城已近在咫尺了。马句和解放军一起在西直门下转了一圈。国民党军队还站在城楼上。
过几天,便是除夕了。那一年的除夕,马句过得特别开心。每人发了一斤面,一斤馅。大伙儿在一起擀面,用大锅熬汤煮饺子。大家依然一边闹,一边抢着吃。
零点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开始了。
从1月22日到1月31日,国民党部队守城的25万人陆续出城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改编。1月31日中午12点,东北野战军在莫文骅将军率领下,从西直门、德胜门和复兴门入城接管防务。
自此,北平和平解放了。此前的1月10日,清华大学已被共产党正式接管,成为第一所“人民的大学”。
陈尚荣和同学一起成立了秧歌队,去周围的村庄里巡演。没有红绸子,她就把红围巾系在腰上。他们喜气洋洋,用歌声和舞蹈来欢庆胜利。
1月31日晚,马句和其他20多位同事一起坐军用大卡车进入西直门。城门口的驻军已经是共产党的部队了。车子一直开到了前门东珠市口大街原国民党第八区公所的所在地。
当晚,他们打了地铺就在办公室住下了。次日一早,他们就要兵分两路分别接管旧区公所和警察分局。
2月1日早上7点,马句起床了。他随北平市第八区人民政府区长高云超去接管旧区公所。
国民党时期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办公室列队等候了。马句一一点名后,宣布从即日起,他们全部停止工作,听候审查,分别录用。
随后,马句把区公所门前的旧牌子取下,换上了一块新制的“北平市第八区人民政府”的牌子。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围在旁边的群众开始高呼:“欢迎人民解放军!庆祝北平解放!庆祝区人民政府建立!”
盛大入城
政权交接顺利,可马句心里还压着一块石头。那就是人民解放军2月3日要举行入城仪式。他负责组织市民到前门大街欢迎,并维持好前门大街入城式的秩序。
“就怕突然蹦出一两个反革命分子搞破坏,场面就不好控制了。”马句说,他两天都睡不好觉。
2月3日早上7点多,马句穿上新发的黄军装,戴上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蓝袖章。他带着三百多市民站在前门大街东边等待解放军入城仪式。他心里还是忐忑不安,谨慎地环顾左右。
这时,清华学生举着一幅一丈长、八尺宽的巨幅毛主席像浩浩荡荡地过来了。陈尚荣也在人群中。凌晨3点多钟,他们就从清华出发了。马句赶紧上前把他们拉过来,安排在迎接队伍的最前面。
上午10点,嘹亮的军乐声从远方传来,越来越近。解放军从永定门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城了。他们向天安门大步走来。
沿街的群众挥舞着手中的彩旗,大声喊着:“欢迎人民解放军!庆祝北平解放!”前门大街汇成了欢庆的大河。整个北平城沸腾了,到处是歌声、口号声和锣鼓声。
学生们纷纷爬上坦克车、装甲车,与解放军站在一起欢呼。游行队伍跟着军队朝天安门涌去。陈尚荣也在人流中。
马句不再担心,他兴高采烈地跟着队伍向前走去。
那一刻,他们在人群中擦肩而过。
两年之后,他们在新中国相识相知,从此相守一生。
本报记者沈佳音本专题与搜狐网合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