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18日在沪正式揭牌,同时开通了农村产权网络信息专业服务平台。上海将依托其产权市场完备的交易制度规则体系和遍布全国的信息服务网络,以推动农业产业化、服务林权制度改革为主旨,打造集农业和农村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交易服务为一体的公益性服务平台。首批140宗挂牌项目涉及金额3.54亿元。
据上海市农委人士说,这一农村产权交易所的设立,标志着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虽然上海土地资源有限,但市场资源充分,各类要素集聚,金融、资本和要素市场较为成熟,如能充分依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依靠科技创新和各类资本集聚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信息、金融产业应用于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资本与农业对接,农业的市场潜能和要素能量就能得到充分的释放。此外,在国家林业局的指导下,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成立后,将在国家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林权交易市场、推动全国林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揭牌当日,首批推出了140宗挂牌项目,涉及农村企业产权转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技术转让、农业设施租赁权转让等领域,共涉及金额3.54亿元。为加强上海农村产权交易过程中的政策协调和相关指导,上海市政府已批准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并确定在沪郊奉贤区和金山区先行先试,分别成立两个专业市场。
据了解,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将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先试后推;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期主要开展科技成果的转让和交易、农产品交易及价格指数发布、农村承包地经营权转让和交易;大型农用设施的租赁权转让;农村林权、水权以及生态权益补偿及交易;农业经营人才及其人力资本交易;农村集体和农业企业股权托管、融资及转让;以及其它涉及农村集体和农业生产领域中相关的产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交易;履行政府批准的其它交易项目和权益交易鉴证等服务。
相关专家认为,上海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已经发生了“三大转变”:一是从依靠自然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立足科技、智力、资本相结合的集约式发展方式转变;二是从单户的、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模式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组织化经营模式转变;三是从功能单一的纯农业态向“接二(二产)连三(三产)”延伸产业链的多元业态转变。这些都为加快农业与资本的对接奠定了基础。今后,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将稳步发展,构筑一个打破行政区划、打破行业领域、打破区域界限的开放性、全国性、国际化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