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1月30日发布“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大型实证调研结果。调查显示,美国人对中国的总体印象好感度上升,了解增加,更重视中美关系,但对中国的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认知度都相当低。
这一调查是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形象与城市文化创新战略研究基地“中国形象全球调查”系列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学术机构首次开展有关中国形象的跨国调查项目。调查由上海交大与美国杜克大学、印第安那大学联合组织,在2010年6月至11月开展,最终收集810份有效问卷,调研采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并应用随机数字拨号系统,以保证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近八成受访者认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增加”
调查者采用了“情感温度计”来评估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0至100度之间,中国得分47.97度,处于好感度中间的区段。结合皮尤、盖洛普等国际同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专家发现,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深入,美国民众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中国商品价廉物美的福利,对中国的好感度不断上升。
调查显示, 61%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已经在世界政治中具有影响力”;77%的受访者认为“十年之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增加”;64%的美国民众基本认同“中国的经济具有国际竞争力”;42%的美国民众对“中国操纵货币,意图在国际贸易中获利”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仅有28.9%的美国民众对此表示同意,这说明美国民众并不认同美国政府和媒体强调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对中国货币升值问题一直施加压力的民意基础并不稳定。
多数美国民众都非常重视中美关系,并认为双方有较多的共同利益,并不把中国看作像苏联似的敌对竞争对手。在被问及“如果美国彻底断绝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您认为对美国经济的伤害更大,还是对中国经济的伤害更大?”时,近六成美国民众认为对美国经济的伤害更大,七成民众将中国视为盟友或保持中立态度。
逾五成受访者认为“中国有满足其公众需求的政治制度”
虽然有55%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有满足其公众需求的政治制度”,显示了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增多,但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美国人缺少认同。
调查发现,不同党派的受访者对于“中国是美国的敌人、中立还是盟友?”的认知上有悬殊差异。共和党人士中,有54%的人认为“中国是美国的盟友”,不足20%的人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敌人”;38.7%的民主党人士和37.4%的无党派人士认同“中国是美国的盟友”,约1/3的人持中立态度。民主党人士更倾向于否定“中国操纵货币,意图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在美国人对中国的总体印象中,美国媒体起着重要作用。受访美国民众频繁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依次是电视、报纸、网络和广播。看电视较多的美国民众更倾向于认同“中国有非常吸引人的流行文化”。上网越频繁的美国人,越认为“中国影响力会增加”。而在对中国未来的民主进程以及10年后中国的世界影响力等方面的看法,学历越高者越乐观。
超七成受访者不认为“中国有非常吸引人的流行文化”
具体的文化差异体现在中美双方的文化观上。美国民众更强调“个人”,但他们也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认同“如果产生了冲突或矛盾,我们应该让长者来主持正义”、“为了家庭的利益,个人应该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二位”、“即使父母的要求不合理,子女仍应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个人利益应当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等。但在国家、家庭之外,“一般来说,个人利益要让位于集体利益”一题,不认同率为52.6%;“我们国家就像一台大机器,个人只是其中的小齿轮,没有独立的身份和地位”,不认同率占57%。62.7%的美国民众认为“涉华问题上,奥巴马政府在与中国进行经济和商务谈判中不够强硬”。这表明一旦涉及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民众很容易被政府倾向和媒体舆论所引导。
在经济领域之外,美国人对中国的文化了解甚少。72.5%的美国人不认为“中国有非常吸引人的流行文化”,仅40.6%的人认为“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可见,无论是现代流行文化,还是让国人自豪的“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都没有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记者 姜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