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总网 > 地区特色 > 台湾 > 城市文化 >
  推荐阅读
  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厦大“台湾文化周” 孔立评
中国文博会首次设立台湾馆
海峡两岸创意产业专家热议“
第一次亲密接触台湾民俗 两
眷村文化感动新老台湾人
两岸旅行商参加泉州文化之旅
  特色推进
商权支付
编者按: 所有人赚的都是认知的
  [专家观点]商权支付百日回本,
[专家观点]购买商权课程“充电
[媒体报道]媒体析国资委新掌门
[论坛视点]顾秀莲在中国特色实
[时代声音]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时代声音]总设计师何镜堂:东
[专家观点]李毅中:具有中国特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4)
 
时间:2009-06-08

不仅表演方式的相同,歌仔戏的剧目也大都是根据大陆传统戏剧剧目改编而成,宣扬忠孝节义,代表作有《梁山泊与祝英台》、《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等;歌仔戏剧本也和大陆传统戏剧的旧式表演方式一样,一般都无固定剧本,大都由老演员面授和演员自己揣摩而成。因此,歌仔戏无论是起源,还是其发展和完善过程;无论是剧目,还是宣扬的主题;无论是演出方式,还是传授方式,都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典型的中国方式,当然也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艺术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正是因为歌仔戏是中国戏,演的是中国人,唱的是中国曲;正是因为歌仔戏深植台湾民众心中,所以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在疯狂推行“皇民化”时,其中一个主要酷令就是按照日本方式改编歌仔戏,强迫演员穿着日本和服演唱宣扬“皇民化”的内容。台湾人民坚决抵制,把“皇帝”改为“董事长”,把“宰相”改为“经理”,文武百官改为“职员”,把传统戏装改为时装,而动作、台词、唱腔、场景不变,转入地下、乡间继续演唱。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并不是一道政治禁令就能禁止的,歌仔戏的遭遇说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与歌仔戏同样受台湾民众欢迎的戏曲还有布袋戏。布袋戏起源于福建泉州。明末泉州城里有一位名叫梁炳麟的书生,穷途潦倒,在进京赶考途中,梦见一位白发老翁在他的手掌上写下“功名在掌上”五个字,以为此次一定会妙笔生花,榜上有名。岂知又是名落孙山,无聊之余,做木偶解闷,并且编写一些台词,边用手举着木偶表演各种动作,边说边唱相应的台词,在乡间演出。结果大受乡亲欢迎,梁炳麟也因此远近闻名,他这才意识到“功名在掌上”的含义,原来是要他创造这种适合民间需要的艺术。

布袋戏别具一格的演出,很快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后来,在木偶和外套制作上吸收福州雕刻、泉州刺绣等技术,在曲调上吸收南管的内容,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地方戏剧。因为木偶的衣服形似布袋,所以称为“布袋戏”;布袋戏表演时演员把手掌插入当作木偶“身体”的布袋之中,以手指活动来操纵,所以又称为“掌中戏”。无论是布袋戏,或是掌中戏,都反映出该戏的特色。

布袋戏是随着闽粤移民带到台湾的,在明末传入台湾后,很快流行各地。台湾的布袋戏分成南管、北管、潮调三种不同流派。布袋戏的剧目比较广泛,许多历史故事、民间传奇、神话传说,都可作为表演内容。演出时,被称为“头手”的“手艺”高超的演员躲在幕后,一面用手操纵木偶,表演各种细腻逼真的动作,一面模仿各种人物的声调,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台词中有引人入胜的道白,有典雅婉转的清唱,有幽默风趣的俚语。狭小的舞台,道尽人间悲欢离合、善恶美丑,难怪该戏能得到如此的欢迎。

布袋戏、歌仔戏发展至今,在东南沿海拥有相当多的观众,不仅是在大陆,也流行于台湾,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现在台湾戏剧界正在采取措施,推陈出新,加强与大陆戏剧界的交流,以使布袋戏、歌仔戏等曾经深受台湾同胞喜爱的艺术,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重放异彩。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布袋戏、歌仔戏所遇到,也是大都传统戏种所面临的问题。

传入台湾的大陆地方戏戏种很多,流行于台湾的主要有采茶戏、车鼓戏、大人戏、童子戏、弟子戏、傀儡戏、皮影戏等。这些剧目和布袋戏、歌仔戏一样,大都能从闽粤地区找到它们的源头,大都是随闽粤移民赴台而进岛的。

不仅是适合南方观众的一些戏种在台湾有市场,大陆的许多剧种如京剧、沪剧、越剧、黄梅戏、昆剧、苏州评弹、粤剧、川剧、汉剧、江淮戏、扬州戏、湖南花鼓戏、吕剧、河北梆子、陕西梆子等,在台湾也都有着一定的舞台,有着相应的观众群体。台湾的戏剧舞台简直是中国戏剧的集锦,在两岸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今天,两岸戏剧交流会越来越多。

台湾的很多艺术和艺术人才、艺术大师都是深受祖国大陆相应艺术的影响。和戏剧一样,在文化艺术领域,源自于大陆的更多。张大千和台湾画家的国画;台湾的律体诗和“红学”研究会;台湾人文古迹中的宫殿、庙宇建筑和现代建筑艺术;在民间体育领域,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民族气息。是啊,真正的艺术家只有立足民族文化基础,才能有发展前途,他们生产的艺术品才有生命力。

宗教上的同质

共同的文化基础,必然产生相同的宗教现象。从祖国辽东到粤桂的沿海地区,流传着一个传说。说的是在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农历3月23日,家住福建莆田湄州岛的林姓人家,生下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因为出生满月后也不会哭,因此父母叫她为默娘。默娘心地善良,经常不顾自身安危,解救海上遇险的渔民,她的事迹被人们传颂。不幸的是,28岁时林默娘病故。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湄州岛上设立庙宇,并把她看作渔民出海的守护神“妈祖”。崇祭妈祖在沿海地区迅速流行,妈祖成为生活在海边、劳动在海上的民众的最重要的神灵。

云林北港朝天宫,是闽粤移民最早修建的妈祖庙。随着台湾的开发,祭祀妈祖也传入台湾。在台湾妈祖被尊称为“天妃”、“圣妃”、“天上圣母”,各地修建的近千座妈祖庙则成为北港朝天宫的“分灵”,台南天后宫则是规模较大的一座。

在台湾每年还有特殊的祭祀活动。每年3月间,妈祖的信男信女陪伴妈祖神像步行北港探亲。因为农历3月间,北港的妈祖常把远在大陆的父母兄弟接到北港来小住,因此位于台中县大甲镇澜宫的妈祖回到北港探亲。每逢此时,来自台湾各地的数十万信徒,则赶来大甲镇汇合,陪伴妈祖神像步行前往北港探亲,探亲结束后还要护驾返回大甲镇。来回有300里,历经30多个村镇,参拜沿途数不清的庙宇。在这为时数天、信徒队伍长达数十华里的活动,秩序井井有条,气氛极为隆重、虔诚。这种民间组织、自发参加、并且成为各界要人所看重的活动,能够年复一年的坚持下来,并且规模颇有发展趋势,可见妈祖的吸引力之大。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厦大“台湾文化周” 孔立评点“马上一周年”
      相关链接
    ·第一次亲密接触台湾民俗 两岸新
    ·眷村文化感动新老台湾人
    ·两岸旅行商参加泉州文化之旅“海
    ·海峡两岸创意产业专家热议“文化
    ·中国文博会首次设立台湾馆
    ·厦大“台湾文化周” 孔立评点“
    ·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