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生于1952年8月,上海市人,致公党成员,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19669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东北林业大学物理系教研室教师、同济大学力学系教师、德国奥迪汽车公司技术开发部工程师,生产部、总体规划部技术经理、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通解大学副校长、校长、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科技部部长。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同济大学校长,兼任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汽车领域专家,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2004年建议尽快实施燃油税。作为大学校长,万钢同时十分关心教育公平等问题。
万钢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有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认知,有远大的理想,同时也有更多个人方面的规划。学校应该注意激发学生求知的兴奋点,而不是抑制。在注意打好学科基础、教授各类基本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我们鼓励学生课后有一些奇思妙想,同济三四年级的学生,只要有IDEA,征得几个同学和老师支持后,可由老师拨出自己的部分科研经费支持搞实验。尽管可能95%都不成功,但我们为了可能成功的5%,也要坚持这样做。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说服能力。”万钢说。
重视发展职业教育
万钢反复提到高校青年教师的待遇是个问题。他说,能被请到外面讲学的老师还是少数,85%的老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作贡献,他们中的不少人眼见着进入企业的同学们,挣三倍或四倍于他们的钱,仍然坚持留在校园,提高他们的待遇很重要。但教育毕竟不能产业化,万钢坦言,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提到去年政协委员们热议的教育公平问题,万钢说,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暂时的不平衡是一定的。目前来看,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丰富,经济上升地区教育资源不足,西部等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欠缺。万钢说,在教育资源方面,只有允许一些地方先富起来,才能更好地通过师资、技术支持等,带动其他地区。
万钢说,在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发展职业教育,“一个人上不了大学是可怕的事,但更可怕的是大家都上了大学,这对就业和国家财政等都是压力。”他说,目前培养一个大学生,国家和学校要付出两倍或三倍于学生学费的资金。
“作为校长,每一个考上同济的学生,不管条件多贫困,我们都会帮助他上好大学。作为委员,我希望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能尽快达到4%的目标。”———万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