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去香港体验“串吧”生活
|
|
时间:2009-06-05 |
|
对于香港的新生代而言,由于受着80年的移民潮与前赴外地读书的风气所推动,外国人模式的玩乐消闲文化,在暗地里已成为新新代的生活主流。
对一般旅客而言,提到了串吧生活,仿佛香港就只有那条阑桂坊酒吧街,才是串吧的热点。实质上,阑桂坊这条向以华人客为主的酒吧街,已然满满地成为旅客热点,对于本地的潮流一族而言,新的串吧阵地早已转移往临近半山上的苏活区(SOHU)。就像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香港的苏活区,同样是以生活并重的酒吧串连区,除了有像阑桂坊上的一些与众不同的饮食概念小店外(包括中东、尼泊尔、法国、蒙古等风味菜),这里还是一些潮流生活用品店的新营地。这些以年轻人为店东的小店,除了有东南亚式的进口生活摆设精品为主外,还有一些更专门从外地收集来的品味家具小店。其中,更有专门售卖外地40、50、60年代家具的“陈米记”,也有推动东南亚,新生设计力量的“living”生活美艺店。除此之外,苏活区更有一些小型的私人艺廊在此。当中,尤以来自法国的时尚店Agnesb的艺廊最为香港本地的文化圈注目,也为现代新青年带来一些国际性的生活视野。
除了苏活区以外,年轻人的时尚新热点也转移至湾仔区的星街与百老汇(Broadway)一带。这当中,有个人最喜欢的时尚酒吧“五份―One Fifth”,那种具简约设计装潢的现代布置,加上室内来自不同地方的艺术布置,令我不期然地爱上这里。至于另一所新近加入位于百老汇(Broadway)的时尚串吧KBG,难以泰菜为卖点,但那里的酒吧更能吸引时尚流行族,那种以小座垫形式的座位设计,带点中东式小市集的座位布置,把酒吧内人与人间的距离拉得近近,是一种极为亲密的设计概念。也把这个都市灰灰远远的人际关系重新拉近!
除此以外,那著名的半岛酒店顶楼上的Felix餐馆,则仍是那些重品位人士必到的餐馆,这里以设计界鬼才Philippe Starck构思的室内装潢为主题,还是每个到访旅客必到之处。当然,加上面对着无数海港景色的卫生间,Felix已是我生活中减压必到的地方。(如遇不高兴时,便向着全港撒一泡尿减压!)
说到最切切实实的青年生活,还是离不开那极具香港特色的茶餐厅文化。无论是那早、午、晚的三餐茶馔,甚或个别地区的夜宵美食。茶餐厅那种至友式的茶座,比起“星巴克Starbrucks推动的咖啡文化来得更为亲切。那种半中不西的饮食文化,看似不伦不类的菜单,早早已然植根在香港青年新新代中,公仔面配红豆冰,婆箩油配柠啡,非经长久饮食习惯下,也不会懂得欣赏的美味吃喝方程式。 若然,你对香港年轻人生活要看得更为透彻,那么九龙区的旺角,真正就是东京新宿区的翻版。同样的饮食小店,楼上的K房,加上以青年人为主的日式精品小商场,卖的虽不是百分之百东洋货,但却总是那些哈日族爱驻足的地区。更何况旺角向以货物价廉见称,著名的游客街道“女人街”便正位处于此。对于那些爱好流行球鞋(港称波鞋)的青年人而言,一条短短的西洋菜街,路上挤满了数以十计的球鞋专门店则最为吸引!每天,下放后的时段,单是在店外看看那些学生、青年人为着最新的“型号”、“款式”而流连驻足时,早早我已发觉这是最好的年轻人生活见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