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平凡生活不平凡的人(一)
时间:2009-07-13 |
|
|
柳四清,男,42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三级警督警衔,现任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鹤岭派出所社区民警。 多年来,柳四清同志立足于鹤岭派出所最基层、最平凡的社区工作岗位,在工作上尽心、尽责、尽职,始终把便民、利民、为民作为行动的准则和工作的出发点,把满腔热情倾注在社区工作上,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评为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2004、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市“无毒社区”工作先进个人、荣获2007年度市“十佳社区民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十佳社区民警”荣誉称号。柳四清曾先后两次放弃调离的机会,始终扎根边远山冲基层社区,一呆就是整整20年;他曾在10年时间里单独赡养和参与赡养4位孤寡老人;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遍地汽油中抢救出对改制不满企图自焚的职工;他曾与一位告状15年的矿工周旋了整整8年,真情感化终于使之低下了倔强的头;他曾挽救了数位对未来失去信心的“两劳”人员,让失足者重燃奋斗进取之火;他曾为企业改制准确提供情报600余份,追回电工器材数百吨,最大限度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他用朴实感动百姓,用忠诚唤回民心。平凡中见伟大,点滴中显真情,让更多的基层民警真切地感受到波平浪静的社区同样有掀天盖地的作为。 扎根社区的老实人 鹤岭镇地处湘潭县、宁乡县、望城县与湘潭市雨湖区三县一区交界处,辖4乡7村。因此地系行政插花地带,地理位置偏远,距湘潭市区14公里,被称为“湘潭西伯利亚”,又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号称湘潭“西北大门”,还因境内有著名的湘潭锰矿,又被称为“中国锰都”。近十年来,川鄂渝黔来此开矿者众,日流动人口在5000——10000人之间。 柳四清同志1987年参加公安工作,分配到鹤岭镇湘潭锰矿公安处下属的白冲派出所,时年23岁。这之后他一直在社区工作,先后任冷水冲、白冲、果沙社区民警,至今在社区岗位上整整干了22年。 冷水冲人接受这位年轻民警是从一桩棘手的纠纷中开始的。当时柳四清刚任社区民警两个月,辖区内发生了一起由于经营亏损引发女店主自杀死亡的事件,此事公安机关已做出不予立案的结论。而女方家属认为与其共同经营店面的男朋友应负责任,硬是不让火化尸体,并发动亲戚朋友将尸体抬到男方家闹事,要求男方赔偿一笔不菲的钱,双方形成对峙,矛盾一触即发。柳四清与治保会的同志赶到现场后,挡在两家人中间做工作。女方的家人围住柳四清,不但不听取他的意见,反而进行百般谩骂,有的还趁机出黑拳。为了平息矛盾,柳四清宁愿自己多受委屈。他单独找到女方的父亲、叔叔,从大家都是锰矿职工的角度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通了这两个人的工作后,又让他们去做家属的工作。终于女方家同意将尸体火化。接着他又劝说男方去参加葬礼,为防止发生变故,他又亲自跟车送到火葬场,直到整个葬礼结束。冷水冲的群众从这件事中看到了这位年轻民警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水平。 冷水冲社区地处偏远,距离派出所4公里,由于未通公交车,柳四清就骑自行车去社区。为了尽快熟悉社区情况,他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13种表格,如《新老地名对照表》、《辖区户主情况一览表》、《违法人员花名册》、《重点人口花名册》等,并一一填实,不到三个月,社区民警所要求的“四知”、“六熟悉”他都做到了。社区466户的户主姓名他背得烂熟,年满十六岁的居民90%他都能呼出姓名。 1996年,一位台胞从台湾寄过来的寻亲信由于使用的是解放前的老地址,连居委会都找不到,柳四清却很快准确投递,为这对失散半个世纪的兄弟重新相聚搭上了桥,更有意思的是,这位台胞后来还为家乡的招商引资做出了贡献,带回5位投资者。当地老百姓称柳四清为“活地图”、“活字典”。跑冷水冲的邮递员有什么疑难地址都交给柳四清,柳四清没有嫌麻烦,“义务投递员”为他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又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冷水冲社区不仅偏,而且穷,这里有50%以上的居民是无粮户,由于贫穷,邻里纠纷多,社会治安相应复杂。柳四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使许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社区居民赵某因诈骗、盗窃两进宫,刑满释放出来时,母亲已过世,父亲已让妹妹抵职进入锰矿,为此事,他与父亲大动干戈,扬言妹妹不退出来让他来顶替,就要杀父亲。为了给这一对父子化解矛盾,为赵某找到出路,减少不稳定因素,柳四清没少费心思。他定期与居委会、治保会的同志一起上门做赵某的思想工作,开导他要自尊自强自立,使其对父亲的仇恨心理减低。随后,他又与锰矿劳动服务公司联系,安排赵某做临时工。后来又托人为赵某介绍对象。赵某终于结了婚,当了父亲,有了老婆孩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放纵了。虽然是临时工,但柳四清通过做工作,一般情况下不能下他的岗。这样,赵某的生活有了保障。夫妻俩勤俭持家,孝敬老人,成为当地佳话。 因为柳四清在冷水冲社区干得有生有色,群众舍不得他离开,有两次调出社区的机会他都放弃了,他说:“我在这里干出了感情,群众都认识我,换了别人还不好开展工作。” 1998年,公安机关改革,领导给他加担子,在管理好冷水冲的同时,又增加了白冲、果沙两个社区,辖区人口近一万人。这份压力可想而知,但是,领导叫干啥就干啥,他没有一句怨言,他说“无非笨鸟先飞,多花时间,天道酬勤而已”。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2000年,公安机关施行一区一警,调柳四清专管果沙社区后,他的担子才算相对轻了一些。 20年的社区工作中,柳四清平均每年调解各种纠纷80多起,救助群众30多人,没有出现一起民转刑案件。他心态平和,20年扎根社区没有挪动一步,在人才流动的当今,这是很难找到的一例。当领导是一门管理科学,他则把社区当成最好历练管理水平的场所,青春在最基层的社区早已逝去,但柳四清无悔自己的选择。 安全防范的有心人 如何把社区工作做好,这位厚道老实的民警花费了不少心思。柳四清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想敢干,善于抓重点。如何搞好社区工作,柳四清紧紧抓住“安全防范”四个字。 由于他在社区工作卓有成效,2000年,鹤岭公安机关把他安排到最大、最复杂的果沙社区。果沙社区有常住户2772户,常住人口5072人。整个鹤岭面积5平方公里,果沙社区就占了2.5平方公里。原湘锰所辖的主要生产区都集中在此,近年来到此投资上规模的民营企业达到17家。这里还有鹤岭交通运输的集散中心——湘锰客运站,辖区内所有的公交车在此始发中转,每天流动人口在5000——10000人之间。因此,果沙社区管理工作呈现点多、面广、人杂、分散等诸多特点。 面对复杂的治安形势,柳四清没有畏惧,而是迎难而上。在紧扣社区民警五项职责开展工作的同时,他重点在安全防范上动脑筋——采用点面结合构建联动格局。 面上的工作,他继续坚持群众路线。接手警务工作的第一天,他自己起草一封《告辖区居民的一份信》,并利用居委会召开楼栋长会议等形式把自己介绍给社区群众,让群众知道他、认识他。同时他主动走访基层群众,做到知已知彼。前三个月,除了所里开会,他几乎全用在上门走访上。为了让自己记住辖区户主的形象,他买了一台具有拍摄功能的手机,拍摄到新户主的照片,回到家中以便温故知新;他还准备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搜集居民信息,做到常住人口有数、流动人口存底、重点人口有册、家家户户有联系电话。现在常用的做法是给辖区居民发送警民联系卡,柳四清在此基层上又创新了一项,专门印制“社区民警名片”,一一送到各户。现在整个社区2772户,他全部能叫出户主的姓氏。他在日记中记下自己的体会:“只有记住对方的名字,对方才会认为你尊重他;只有让对方记住了你,你的工作才好开展”。 针对社区不稳定因素多的特点,他注意对暂住人口的管理与重点人口的帮教。无论到哪里,他总是留着心,及时查、随时问、现场采、现时办。由于他的工作到位,鹤岭所的暂住人口办证率、信息采集率都位居分局前茅。重点人口的管理和帮教方面他注重三到位:一是刑满释放解教人员家属和邻居必访;二是对外来人员中的高危人群必访;三是对闲散青少年必访。通过多措并举,不稳定因素得到掌控。 点上的工作,在柳四清的努力下,社区先后成立了一个7人的治保会、5人的调解会、一支义务巡逻队。他还开办了居民法律夜校,自编讲义,深入浅出地为居民普法,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果沙社区义务巡逻队被当地戏称为“低保巡逻队”,即由辖区20名解决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组成。巡逻队分为4组,按片戴袖执械24小时巡逻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厂区矿山,与锰矿护矿队相得益彰,有效地遏止了鹤岭地区的违法犯罪。2004——2007年,巡逻队调处各类纠纷87起,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4名。 2005年2月的一个晚上,柳四清带领巡逻队在社区内夜巡,在锰矿车站附近发现几位形迹可疑之人在推一辆熄了火的摩托车,遂上前盘查,由此牵出一个盗窃摩托车团伙,破获盗车案6起。3月,社区居民向他提供情报,锰矿职工彭某以工作之便偷盗热锰铁,由于打击及时,揪出一个犯罪团伙,该团伙在短短的二个月中,盗窃热锰铁达1.6吨。 2006年,职工贺某采用摩托车上下班拖运或以工作服夹带等方式,从炼锰炉下盗窃锰铁达2吨之多,由于柳四清获取情况及时,派出所很快将嫌疑人抓获。同年12月,鹤岭派出所根据柳四清的情报,一举摧毁盗窃锰矿工业器材犯罪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破盗窃工业器材案10起。 2006年,两名外地流窜人员潜入果沙社区红旗村13栋一名柳姓居民家中,这位居民迅速拨通柳四清的电话,柳四清带领2名巡逻队员赶到,在楼梯上与盗窃出来的犯罪嫌疑人相遇,当即抓获1人。在这次抓获犯罪人员的过程中,柳四清受了一点轻伤,他的腰遭到犯罪嫌疑人的棒击。 几桩重案破获后,大大遏制了辖区内的违法犯罪案件。老百姓兴奋地说:“流窜犯再也不敢来果沙了!就是进得不,只怕也出不去!”锰矿小学座落在果沙社区范围内,由于柳四清经常到该校上法制课,师生的护校意识增强,该校在锰矿改制的特殊防护期内没有发生一起盗抢案件。 果沙社区的老百姓多次向鹤岭派出所送来锦旗和感谢信,感谢社区民警柳四清为社区带来了安全和谐的生活;而柳四清在较短时间内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的事实也得到锰矿人的公认,现在鹤岭没有几个不知道“柳四”的。 改制工作的实在人 很多人认为,企业改制、破产、清算,是政府的事情,与公安机关无多大关系。实际上,公安机关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既要维护稳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还要为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各类情况摸底。 锰矿是湘潭的老工业基地。从1994年开始,锰矿一直亏损,到2002年11月,亏损达到数亿元,无法起死回生,国务院正式批准其破产。锰矿在职职工与离退休职工有11000多人,职工家属、无粮户20000多人。破产后锰矿人只能靠低保或企业发给的少量的生活费来维持生计。从2002年锰矿破产到2007年6月湘潭电化集团收购锰矿,锰矿人艰难地等待了5年。这5年当中公安机关为维护锰矿的社会稳定可谓绞尽脑汁、精疲力竭。而这时期锰矿与鹤岭镇的公安机关也处在不断的体制改革之中。柳四清所在的白冲派出所隶属于湘潭锰矿公安处。从锰矿公安处到鹤岭分局到鹤岭派出所,这中间的每一次转撤并合,民警们都要承受了体制变革的巨大冲击。 既要参与自身变革又要维护锰矿的稳定,身处基层的柳四清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2007年5月,正是湘潭电化集团买断锰矿的关键时期,而锰矿的国有资产也到了流失最严重的阶段。柳四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锰矿周边冒出了数家废品收购店,它们与锰矿的国有资产流失极有关联,它们与留守职工联合起来盗卖、贱卖工厂器材有关。由于情报准确及时,鹤岭派出所组织警力进行突袭清查,破获数起工业器材盗窃案,其中戴某内外勾结一个月内盗窃工业用铜145公斤,胡某盗窃电解锰车间电解槽铜版、金属车间变压器铜板近200公斤。 从2002年锰矿宣布破产到2007年成功改制,柳四清总计提供各类数据1800份,参与打击盗窃抢劫锰矿电工器材案件180起,缴获各类赃物200吨,为国家挽回损失20多万元。 改制过程中,清算组在补偿与买断涉及到个人时,遇到麻烦往往由社区民民警来出面调解。柳四清长年扎根基层,与老百姓已经形成鱼水关系。老百姓朴素地说:“我们听柳四的。柳四说行,就行!”。可见社区民警在清算工作中的位置与地位。 2007年5月,果沙社区发生了一起令人不安的事情:一名在职职工因补偿数额有争议将汽油泼洒在自己家中准备以自焚来要挟清算组。这位采取极端行为的职工叫刘灿尧,是一位二级工伤致残的老职工。此次锰矿改制,他提出锰矿对他的工伤应该一次性予以补偿。但他提出的补偿数额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此事一直没有调解下来。5月29日,刘灿尧吃了七粒兴奋剂,买来5公升汽油泼洒在家中,手执打火机,扬言要点火自焚。柳四清获悉情况后,一面向所领导电话报告,一面与治保会的同志迅速赶往刘灿尧家。到达刘家屋前时,已围满了群众,充斥着一股刺鼻的汽油味。刘灿尧将大门反锁,在里面手舞足蹈。柳四清一面疏散群众,一面朝屋内喊话。此前已经有许多人做过刘的工作,均无效果。柳四清帮过老刘的许多忙,众人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谁过来,我就点火了!”刘灿尧在里屋大喊,“小刘,我是柳四,有话好商量!”柳四清一面朝里屋喊话,一面朝门口移去。听到屋内安静下来,柳四清猛地一脚踢开大门,朝刘扑去,夺下他手中的打火机。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只要刘一摁打火机,屋子里就会一片火海,柳四清就有可能与刘某同归于尽。在外面的干部群众都为这惊险的一幕震住了。按理说,一位社区民警用不着这样去冒生命危险。大家都说:只有对人民群众有着深挚的爱才会有这样不怕牺牲的壮举!一场灾难就这样过去了,然而柳四清的心并没有平静下来,他与刘灿尧谈心,做他的思想工作,从政策讲到人情,从人情讲到社情,终于使刘激愤的情绪安定下来。他又把意见转达给清算组,由于他在中间努力协调,双方都做了些让步理解,现在刘灿尧的工伤补偿问题基本上有了结果。 基层工作耐心人 柳四清常挂在嘴巴上的一句话就是:“对人民群众要耐心,对犯罪分子要霸蛮”。耐烦,真情化雪,融化一个,影响一片。这就是为什么锰矿这么大一个特困企业在如此漫长的改制等待期内没有出现大的乱子的原因之一。 锰矿没有几个不知道杨振宇的。此人为了一处房子的窗户空隙问题上访8年,告状8年,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上访专业户”,“告状专业户”。后来发展到谁阻他,他告谁,谁惹他,他告谁。那怕告得家徒四壁,那怕告得周围没有一个朋友,他仍九头牛拉不回。如何让这个性格怪僻的人低下他倔犟的头呢?派出所把这个难题交给了柳四清。 杨振宇是锰矿的一位技术人员,他的住房是锰矿矿区的一处公寓房。1998年,杨振宇以其住房的门窗缝隙过宽不符合国家建筑标准为由,要求锰矿给予补偿。当时锰矿正是困难时期,单位能够拿出钱来为职工修福利房已经很难得了。故锰矿房管部门答复他这是福利房而非商品房,拒绝了他的补偿要求。杨振宇便将自己单位告上法院,法院经过调查后维持锰矿房管部门的意见。杨振宇从此开始四处告状,这样一告就是8年。后来发展到专拣国家重大节庆日进京上访,以致湘潭政法部门不得不把他作为重点对象来进行监控。 柳四清在与杨振宇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此人心理上存在重大缺限,有心理抑郁问题。柳四清便找来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先使自己成为行家理手。开始,杨振宇总以知识分子、专家学者自居,压根儿不把这个小民警放在眼里。柳四清有些热挨冷脸的味道,但他相信一句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8年中,杨振宇一次又一次被柳四清从飞奔的火车上拉下来。有几次,火车开动了,柳四清只好请人开车到前面一站去拦截。杨振宇说:“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趁着机会,柳四清又敲他的边鼓,“你还晓得不好意思?那你就莫再上访了吧。本来就是一桩很小的事,你看你告了8年,来来往往路上的缴用也不秀气?还是好好上你的班吧,要不要我做转弯?”“8年没上班了,锰矿还会认我吗?”“只要你不再东奔西跑了,后面的事我来做工作”,杨振宇答应了。于是柳四清开始为杨振宇的问题穿梭于锰矿的管理部门。经过半年多时间,柳四清最终还是说服了锰矿从维稳角度出发对杨振宇作了一些补偿。同时他亲自帮杨振宇把门窗换了,把墙壁粉刷了,杨振宇十分感动。 在锰矿清算过程中,杨振宇的问题又成为一件刺手的事。8年不上班专门告状,这样的人要不要补偿?有的领导说,这是一颗钉子,不能姑息纵容。清算组的同志征求社区民警的意见,柳四清说应该按锰矿其他下岗职工的标准对待。理由是在锰矿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下,他8年上访的同时还能坐下来搞发明,比那些坐等国家要救济的还是强一些。清算组最后还是听从了他的意见,将杨振宇按下岗职工对待,一次性补偿了8000元。 纵然铁石心肠,在人民警察的百般关怀下,人也会有些许改变。杨振宇终于有了融冰的迹象。他给派出所写了一份感谢信,信中说:“我上访了8年,柳干警阻止了我8年,我耽误了他太多的时间,但你们不计较我这样性格怪僻的人,为我的事四处奔波,虽然补偿并不多,但这件事现在这样处理,我的心平烫了些。我要再上访,对不起柳干警,对不起鹤岭派出所。” 当然一个上访上了瘾的人是不可能一下子停止他上访的脚步,还会存在反复,但只要柳四清一出现,他总是老老实实地跟着回来。有一次他被人骗到了贵州遵义,陷入了传销的陷阱,又是柳四清千里迢迢跑去将他救出来。他逢人便说:“柳四这个人有头脑,不简单,有套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