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姻”的产物,1993年10月25日在西子湖畔正式创刊,每周一期,同时配有网络版,是目前国内惟一的美术专业报纸。
美术界的强势媒体 美术家的知心朋友 2009年,新中国诞辰60周年,《美术报》创刊16周年。
16年寒暑更迭,《美术报》在中国美术界扎根、发芽、吐蕊,生机勃勃;16年斗换星移,《美术报》在读者心中播种、开花、结果,生生不息。创刊时的四开四版小报如今已“成长”为每期四十版并装订成册的厚报。
作为全国惟一的美术专业报,《美术报》被读者朋友誉为“美术界的强势媒体,美术家的知心朋友”,在“大美术”观念的指引下,《美术报》进行了一次次的扩版改版,让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及书法、设计、鉴藏、美术教育、艺术时论等等,都在有限的版面资源中占有一席之地。
专业报道的“快枪手” 舆论引导的“风向标” 《美术报》属于专业报,在“美术”大家庭中,职业是“报道”。《美术报》用面向全国美术界的新闻视野,及时准确地为读者采编刊发全国美术界的大事要事新鲜事,将各地各级美术领域的新成就新变化,以及各美术种类、画派画宗杰出代表的风采流韵,通过报道让广大读者共享。
《美术报》坚守高品位的学术水准,努力引导舆论。10多年前,发起了关于“艺德”问题的大讨论,向艺术市场浮躁功利的苗头发出警示;6年前,发表了“《祖国·母亲》乎?《自由女神》乎?”的质疑,成功推倒了一个不中不西的造“神”雕塑项目;3年前,推出了“爱与责任”连续报道,引发一场数万人参与的“荣辱观”大讨论;1年前,发出了“不要丑化中国人的脸”的疾呼,引起广泛共鸣……《美术报》在中国美术界扮演的是信使、水手、哨兵等多重角色,是读者广泛认可的一杆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风向标”。
尊重文化传统 笔墨当随时代 ,传统与创新,是美术界永恒的主题,也是《美术报》宣传报道中的两翼。《美术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面对“‘笔墨’是否等于零”等争论,既不偏袒权威名家,又不轻视晚辈新人,在数年时间里为各方提供公平论战的平台,让广大读者通过争鸣明辨是非,汲取涵养。当圆明园“生肖首”等艺术瑰宝回归时,当《淳化阁贴》石刻等美术杰作被发现时,当赵孟頫等古代名家作品展出时,《美术报》与广大艺术工作者一起,在学习中宣传,在宣传中学习。
《美术报》引导创新,鼓励突破。南方冰灾,汶川震殇,《美术报》和广大美术家、美术工作者、美术爱好者一起,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挽托爱的狂潮,鼓励艺术家在第一时间进入第一现场,用画笔记录历史,让美术激励救灾。北京奥运会期间,《美术报》在头条位置刊发奥运冠军画,让职工参与镌刻奥运冠军印,鼓励、引导更多“笔墨当随时代”的美术创新。2008年,《美术报》隆重推出“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鼓励美术理论创新和美术作品创新;为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美术报》还轰轰烈烈地举办“美术报艺术节”,用媒体的力量开设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