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清河村隶属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北园镇,辖刘家桥、西侯家场2个自然村。古时,该村刘姓居多。唐贞元二十年(804年) 建黑和尚庙,庙前有三座大石桥,故以姓氏和桥取名为刘家桥。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历城县志·地域考》载有“刘家桥”。据1924年《续修历城县志·地域考》记载,古时,该村东部为侯场,西部为赵庄。清道光年间,两村合并,以侯姓取村名“侯家场”。“清河”之名始于1950年12月建立的清河乡(驻刘家桥)。1959年,由刘家桥、西小王庄等14个自然村组建清河生产大队;1983年农村体制调整后,清河村为北园镇的一个行政村。
清河村位于济南市天桥区中部,小清河以南,大明湖以北,系北园镇政府驻地。东邻水屯村、边庄村和白鹤居;南界胶济铁路;西接联四村、成大村;北连柳云村。村境南北最大纵距1.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5公里,总面积1.6平方公里。
清河村地质、地形属山前平原带。气候特征明显,由于低洼而形成一定的“热岛效应”。水源充沛,资源优厚,地理环境优越。
境内交通便利,胶济、津浦两条铁路经村边通过,济南火车站东站临村东南而建,距济南火车站3公里。 流经村内的西泺河为小清河源水之一,距黄河泺口港、小清河黄台港3公里。济南市长途汽车总站位于村西1.5公里处,济南市主干道北园大街、高架路及生产路贯穿村内。由村抵济南国际机场25公里。村办明湖大酒店、龙都国际大酒店及济南国际贸易大厦、济南国际俱乐部、东亚商城、清河家具城、欧亚家具城可为旅游、购物、娱乐提供良好的服务。
2000年,全村共1460户,总人口478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5‰。有张、王、刘、李、侯、朱等178个姓氏,汉族、回族、满族等民族,汉族人口占97.3%。
1949年, 农村经济收入不足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2万元,固定资产36万元,实现税金2.6万元,人均收入216元。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亿元,固定资产16亿元,纳税3328万元,人均收入5000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之比分别为0∶25.7∶74.3。
清河村是全国强村之一,是闻名全国的“三产第一村”。1988年成为山东省第一个亿元村。村经济实体清河集团列为山东省计划单列企业、山东省重点乡镇企业集团、全国特大型乡镇企业。1987年以来,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党支部”“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庄”“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济南市明星乡镇企业”等荣誉称号。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清河村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莲藕、蔬菜和发展水产业。据史料记载,战国时当地已有水稻种植;三国时已有莲藕种植;元代已形成大片菜园;明清两代,当地种植的各种蔬菜、莲藕、大米已负盛名。
1951年,清河村成立了互助组。1954年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下设8个生产队,95%的村民参加了农业社的生产。到1978年,全村只有1处队办企业,全大队2800多人,有稻田6.7公顷,菜田40公顷,藕田26公顷。各业总收入142万元,人均年收入216元,日工值6角钱。全村一年向国家交税2.6万元。
第二产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清河村率先打破“大锅饭”,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地处城市近郊的优势,坚持“服务城市,致富农民,活跃市场,方便群众”,走“农工贸型”发展道路,发展村办企业,促进清河经济的快速发展。1978~1988年为清河村由单一农业向“贸工农”转变的大发展时期。至1980年,清河村工业发展到18处,是1978年企业数的18倍。清河村工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农为主的生产结构,工业生产居主要地位,粮菜生产渐渐退居次要地位。1988年,务工经商的劳力占全村总劳力的88%,村办企业发展至58处。工业产品有电梯、风机、建材、铝合金、除氟剂、水处理设备、采暖设备、工业电炉等。电梯及其配件、花岗石、水处理设备等产品,销往欧美、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全村各业总收入达到1.0369亿元,成为当时山东省第一个过亿元的村,其中90%的收入来自工业生产。
第三产业 历史上, 清河村以农业为主,直到1978年,清河村仅有1处供销合作社, 1家粮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清河村办企业开始起步,商业服务业逐步发展, 至1986年兴建了20余家小商店、小饭店。200名劳力转入商业服务业,占全村总劳力的11%;商业服务业收入占到全村各业总收入的18%。从1987年起,清河村商业服务业快速发展,各类贸易公司、饭店旅馆、水产、五金交化、日用百货等一大批中小商贸设施建成投产。1988年,全村商业服务业收入达到3000余万元,占总收入的2 9.9%。 1990年,济南明湖大酒店和济南国际贸易大厦相继竣工开业,清河村步入了第三产业高速发展期。到2000年,清河村先后投资兴建了济南国际精品大世界 (今山东清河家具城) 、山东东亚家具城、龙都国际大酒店等30多万平方米大型现代化商贸设施。清河村拥有职工6000余名(其中外招人员4000名),从事第三产业的4000余名。拥有商贸服务设施近40万平方米。 其中,三星级涉外宾馆1处,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1处, 拥有近30万平方米的闻名全国的大型家具商城。清河集团成为集工业、商业、娱乐业、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大型工贸集团。2000年,清河村各业总收入28亿元,全村第三产业收入达20.8亿元,缴纳税金3328万元,固定资产16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1971倍、20倍和4444倍。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清末民初,“封儒兴学”的办学高潮波及到北园。30年代初,西侯家场建立小学,教室2间,教师2名,在校学生40余名。1945~1948年,刘家桥一带被确定为山东国民教育区,刘家桥小学改名“实验小学”。由于战乱,学校教育工作一度不能正常进行。 学龄儿童入学率仅30%。 新中国成立后,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197 8年4月,清河中心幼儿园正式建立,1995年被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命名为“国家教育‘八五’科研子课题教育实验先进单位”,并被评为济南市托幼工作先进单位。198 9年,清河村投资500万元兴建了清河教育中心,配置了语音教室、体育健身房、电教室、微机室、舞蹈厅、实验室等,成为融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就业前培训为一体的教育基地。教师学历达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接受初中教育率100%。19 91年, 清河村设立奖学金:凡考入高中、中专的学生,每月发给奖学金60元;凡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每月发给奖学金100元。先后已有292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近年来,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的方式,培训在职职工2000余名。清河村厂长、经理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已达90%。村党委、村委会、清河集团三个领导班子成员21人中,大专以上学历18人,中级职称6人,高级职称15人。
自本世纪50年代末,清河村开始科学种田,成立农业科技实验队,建立实验田,治理盐碱涝洼地,增加了产量。1971年,清河生产大队建立第一个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并与济南市农科所合作,培育出一批大棚种植的早熟蔬菜品种。其中,早熟优质杂交茄子--小长茄, 经省鉴定,定名为“鲁茄1号”,并成功推广。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清河村一级农民技术员刘新田,坚持种植迎春甘蓝、卷心菜等蔬菜优良品种,获得良好效益。80年代,清河村开发研制的新型植物生产调节剂,性能优异,用途广泛,对于西红柿、茄子、苹果、葡萄等具有显著的增产和改善品质的功能。1978年后,清河村村办企业迅猛发展。通过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建立科研基地,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等形式推进科技进步,加快新产品开发,推动了工业企业的发展。清河电梯厂研制开发的FT-100QT型自动扶梯于1993年1月通过省级鉴定, 填补了省内一项空白,时称江北独家产品。此扶梯上、下均可运转,输送能力每小时9000人次,整机性能和质量符合欧洲EN115标准, 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该厂还研制开发了PC机控制和八位机电脑控制交流调速高档电梯、汽车专用电梯、观光电梯和液压电梯等品种。 其中TKJ1000/1.6--JX交流调速乘客电梯经省级鉴定,具有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于1991年8月荣获山东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村办企业研制的强风牌9--19N O:5.6A高压离心通风机、JSR型组合式离子交换器、GJ型组合式离子交换器、GZW型高效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 ZCR系列离子交换纯水设备、JAF--1型摩擦纺纱机、BC除氟剂及BC除氟剂设备等28个新产品填补省内空白。 其中26项技术水平居国内先进水平,9个产品获全国和省级星火计划博览会及新产品新技术展示会金、银奖。清河村水处理设备厂被评为“济南市科技示范企业”。
清河村的文化艺术具有传统性及群众性的特点。既有城市文化的特色,也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花灯、音乐、舞蹈、戏剧等群众性娱乐活动在民间广为流传。长期以来,清河一带有“吕剧之乡”的美誉,每逢年节、庙会、山会都搭台演出。演出剧目以《大登殿》《甘露寺》《女起解》《捉放曹》《空城计》等传统戏为主。解放后,村里成立业余剧团,配合宣传党的中心工作,除演出一些传统古装戏外,还演出《李二嫂改嫁》《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小姑贤》《三世仇》等现代戏。1978年后,群众性戏曲演唱活动更加活跃,演唱剧种有吕剧、京剧、五音戏、山东梆子等,剧目有古装戏, 也有现代戏。为活跃村民文化生活,1987年4月,村里成立了农民铜管乐队。组建了少儿舞蹈队、中老年迪斯科舞蹈队、健美操队及少年杂技团。1989年,村里投资30余万元安装了闭路电视,并投资40余万元建起清河村有线电视台,向村民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表扬好人好事,播放文艺节目,深受村民的喜爱。
旧社会,清河村医疗卫生条件差,缺医少药,小病不去医,大病无钱治。若遇瘟疫病毒流行,严重危害村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清河村卫生事业得到发展。1955年,刘家桥村建立医院。1958年,北园人民公社卫生院成立,在刘家桥村设立门诊部。1970年,建立清河生产大队卫生室。1990年,村里投资兴建福利型、保健型的农民医院--清河医院。 医院为3层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 妇产科、小儿科、预防保健科、中医科、B超室、放射科等16个科室。固定病床30张。各科室定期设立专家门诊,聘请专家、教授来院接诊和会诊。还设有家庭病床,开展家庭服务。预防保健科为清河村民建立了保健档案。
人民生活 到1948年解放前,清河村一直是“冬春白茫茫(盐碱地),夏秋水汪汪(水淹)。种一葫芦收一瓢,麦秋过后去逃荒”。全村村民生活贫困。农民穿的是破旧的补丁衣裳,住的是夏不遮雨、冬不避风的土草房。建国后,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初步解决了吃饭问题。1956年,菜农人均年收入120元。197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216元。 1978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村办企业迅猛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2000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 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全村拥有交通、运输车辆380辆,电话、家用电器普及。村里还建设了配置先进教学设施的教育中心,富有民族特色、乡土风情的老幼乐园,开办了医院。自1982年实行了村民退休制度和一年一度的老年人旅游制度,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少有所教,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村庄建设 解放前,清河村广大农民住房狭小、阴暗、潮湿,房屋建筑结构皆为土坯墙、茅草顶。一般人家3口~4口人住一间屋,几代同室,还有的住窝棚。解放后,村民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1950年,全村共有民用住房610间,其中楼房6间,红砖瓦房68间,土木结构的瓦房510间,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自20世纪70年代起,村民多用砖、石、瓦改造或新建住房。80年代,村里出现建房高峰,新建房屋多为砖混结构,房屋造型也从传统的筒子式转为宽敞明亮的前出厦、玻璃门窗新式房。1987年,清河村按照统一规划建设标准住宅。至1988年底,全村建成独立式、小瓷瓦、砖混结构的二层别墅式居民小楼265座,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每座居民楼的面积有94至2 15平方米不等,设有客厅、卧室、书房、储藏室、厨房、卫生间等,水、电设施齐全。至此, 全村村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1平方米,是1950年的3倍。截至2000年,清河村先后投资1.2亿元, 建起了二层独立式和连体式住宅楼共20万平方米,有1362户村民迁入新居,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居住水平,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清河村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40平方米。 80年代末以来,清河村先后投资兴建了高22层、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的三星级涉外饭店--济南明湖大酒店, 3.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商厦--济南国际贸易大厦, 2.8万平方米的山东清河家具城,2.6万平方米的山东电子大厦,5.5万平方米的济南国际俱乐部, 12万平方米的山东东亚家具商城,2.4万平方米的明湖欧亚家具城及按五星级标准兴建的2.5万平方米的龙都国际大酒店。 清河村成为济南市北部最繁华的商贸区。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文明单位”“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