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涵养发展区重在培育低碳高端产业
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今后的产业方向,一是培育总部经济及高新技术研发、后台服务、文化创意等低碳高端产业,二是支持发展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及环境友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北京市近日正式发布《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空间布局明确“5+2”
《意见》首次明确了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空间范围。按照功能定位,生态涵养发展区空间范围包括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延庆5个区县以及房山、昌平山区部分,区域面积11299.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8.9%。
2005年,本市出台《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将全市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域。当时,生态涵养发展区主要包括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延庆5个区县。
对于《意见》而言,生态涵养发展区是本市首个出台系统性政策意见的功能区域,这不仅体现了生态涵养发展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而且在全国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背景下,《意见》的出台也是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机制的有益探索。
低碳高端产业成为新方向
“《意见》特别提到,生态涵养发展区未来产业发展有两个方向,其中一个就是培育总部经济及高新技术研发、后台服务、文化创意等低碳高端产业。”市发改委区县处处长姚忠阳表示,今后生态涵养发展区将引导特色化集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区、文化创意示范区、数据中心、呼叫基地、后台服务基地等具有特色的新兴产业集聚区。
在生态涵养发展区,北京市政府每年安排每个区县2000万元的引导培育资金,每年安排不低于3亿元投资用于产业共建基地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市级相关专项资金、土地供应及金融服务等优先对产业共建基地项目给予支持。对于纳入市政府重点工程的生态涵养发展区高端产业项目,在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以外的指标适度放宽准入条件。
旧村改造用地优先用于旅游
生态涵养发展区另一个产业方向是支持发展旅游业,并促进旅游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化发展。今后,生态涵养发展区通过旧村改造腾退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旅游,同时支持农民以参股等多种方式建设乡村酒店、乡村旅馆,市区两级支持其外部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这次《意见》均给予明确。
《意见》在支持旅游业方面,还提出调整规划增加旅游集散镇旅游设施用地,建立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和执证上岗制度。
姚忠阳介绍:“《意见》在区域空间上进行了细化,提出了深山区保护限制、浅山区引导培育、平原地区发展优化这种差异化的发展模式,明确将平原地区市级产业园区、山区重点镇和浅山区等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发展的载体。”
市政府投资比重超过20%
“今后政府投入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每年用于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市政府投资比重将在20%以上,部分重点工程将由市级全额安排投资,对部分重点公益性项目给予拆迁补助。” 姚忠阳说。
另外,在生态涵养发展区,根据区县污水处理、垃圾消纳等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还将建立环境要素补贴机制。
对于生态涵养发展区,今后北京市将调整考核评价机制,规范整合区县绩效考核和功能定位评价指标体系。市发改委表示,今后对突出生态涵养等主要功能的指标将会强化,通过调整更准确地考评这些区县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