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群防群治队伍结构不断改善,首都群防群治队伍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战斗力不断增强。北京市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伟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北京已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新形势要求和特点的群众动员、发动、组织、管理等比较科学和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群防群治队伍已成为新时期有效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加强城市管理的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
北京市委政法委秘书长彭波认为,首都群防群治新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社会面实行了分层分级网格化防控。一是将全市划分为外围控制区、基础保障区、核心安全区和重点管制区四大防区,梯次设置检查站、堵卡点、巡逻线,梯次投入安保力量;二是区县细分为若干网格,每一个网格为一个防控单元,组成巡防小组,全面负责社区内人、地、事、物、组织的巡控管理;三是针对不同时期,实行社会面等级防控。按照三级常规防控、二级加强防控和一级超常规防控三个等级,部署相应数量的群防群治力量。奥运会和国庆安保期间,北京先后5次启动一级超常规防控。
北京市社科院社会综合治理研究所副所长袁振龙指出,北京群防群治模式使社会管理和社会面防控更加严密有效,群防群治队伍广泛参与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真正把收集安全稳定信息的渠道拓展到最广泛的基层群众之中,也为及时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了保障。
据北京市委政法委统计,近年来首都刑事发案增幅持续下降,2007年刑事发案增幅同比下降5.7%,2008年同比下降29.3%,2009年同比下降2.4%,其中八类危害严重犯罪及主要侵财犯罪降至历史最低;与此同时,群众安全感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的高位区。
北京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首都综治委主任王安顺认为,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只有建立完善符合新时期特点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蕴藏着的社会责任和爱国热情,才能维护好首都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