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奥运会后精彩继续 中网成为北京体育特色支柱产业
|
|
时间:2009-08-03 |
|
奥运留下的丰富场馆和人才,让北京在后奥运时代成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梦想照进现实。紧贴奥运、正在成为亚洲顶尖赛事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就是计划中的核心赛事之一。而且本土化运作的中网聚集了诸多娱乐元素,与精彩赛事共同上演,致力于打造北京金秋的城市狂欢节。
奥运会后 中网精彩继续
奥运刚刚结束,另一项亚洲顶级的体育赛事又将在北京拉开帷幕——2008中国网球公开赛将于9月20日至28日在北京网球中心举行。
北京奥运会流光溢彩的比赛场馆和佳绩频传的中国运动员一起铭刻在世人的记忆中。而在短暂的激动过后,北京将如何利用这些庞大的资产?
“在奥运会后,北京还将长期举办众多高水平的世界体育精品赛事,消化北京奥运会传承的诸多遗产,包括场馆、设备、服务人员和赛事经验等。”2008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执行主任、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康林表示。其中,紧邻奥运之后最早举办的就是已经成功操作过四届的中国网球公开赛。2008中网也因此成为最早利用奥运遗产的大型国际赛事,并将作为后奥运时代北京的体育特色支柱产业,引领一系列赛事率先进入后奥运周期。
明年移师奥运场馆
目前,中网已经结束了选手报名,以女子世界第一领衔的选手阵容星光璀璨,伊万诺维奇、罗迪克等众多世界级大腕均榜上有名。
同时,可能将是中网最后一届在北京网球中心举办。原本为中网赛事而连夜赶建的北京网球中心,陪伴中网走过四年历程,由于仅有一块能容纳8000名观众的中央球场、两块临时副赛场和室外训练场,远远无法满足中网在2009年升级之后的需求。实际上,今年中网男女首度合赛,场地资源已经显示紧张。
在来年,中网将移师举办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的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这里包括有一座能容纳1.2万名观众的中央球场,此外还有两座带4000观众席的副赛场,以及16到20块练习场。作为北京未来“体育产业的支柱”之一,中网将充分利用奥运遗产,包括场地和人员资源等。
支柱地位早有定位
其实,早在2007年4月,北京市体育局会同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篮球等项目管理中心,就2008年后利用奥运场馆打造北京品牌赛事召开研讨会,确定要推动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度、良好群众基础以及巨大发展潜力的高规格体育赛事,其中,中国网球公开赛以奥运后北京的“支柱性赛事”被重点讨论。
实际上,因为考虑到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会留下大量体育场馆、优秀人才以及举办大型赛事的经验等各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市在此前已将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锁定在体育文化产业上,力图将北京打造成“体育之都”。在北京市2007年出台的《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在“十一五”期间,体育及相关产业以每年平均15%的速度增长,力争到2010年,体育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为此,北京市未来会着重引导发挥中国网球公开赛等一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牵引作用,做大体育产业的规模,拉长体育产业链条。”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康林表示,为此,中国网球公开赛等一批赛事要发挥先导作用。
升级带动亚洲市场
更确切地看,2004年中网落户北京,就是作为北京营造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步骤而出现的。并且,作为北京在奥运会之前推出的具有品牌效应的重要国际赛事,中网在2008年之前的4年时间里,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北京重大国际赛事练兵场的角色。
或许是为推动中网在后奥运时代支柱地位的提升,在多方努力下,中网将在2009年迎来男子和女子赛事的全面升级,赛事总奖金额度飞跃至660万美元,其中,女子将升级为全球四站皇冠赛事之一;男子也将升级为亚洲仅有的500系列赛事之一。从世界范围来看,中网将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印第安维尔斯赛、迈阿密赛和马德里赛同级,名副其实地升级为仅次于四大满贯赛事的“超级赛事”之一。
同时,作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WTA也选择在今年将亚洲办事处落户在北京,以推动与北京市及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合作,拓展中国网球市场。
正是奥运会后的良好发展前景,中网吸引了诸多赞助商的鼎力支持,其中包括数家奥运会合作伙伴。
继续城市狂欢
而在精彩赛事之外,中网通过联手世界巨星演唱会、亚姐时尚秀、活力音乐节、网球游戏营等诸多火爆好玩的节目,已经将赛事演化成金秋北京的城市狂欢节。并且,通过票务援助四川震区小学,中网的慈善事业也开始起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