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不断增加,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在当前世界范围内能源资源紧张、争夺日趋激烈以及国际原油市场定价权越来越受制于投机因素的大背景下,中国如何突破能源安全瓶颈,成为各方持续关注的重大话题。
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供应问题,即在各国能源争夺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如何从国际市场和主要原油生产国获得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
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中国维护能源安全远非仅仅确保持续、稳定的供应那么简单,价格的可承受性问题正日益突出,其本质是,在国际原油市场金融化的过程中,原油作为一种资源稀缺产品,其定价权正在脱离供求基本面,越来越旁落在国际投机资金之手。
油价疯涨猛跌的背后是国际原油市场定价权的旁落,这好比悬挂在中国能源安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每一轮投机资金的炒作导致国际市场油价飙升的过程中,中国都将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寻求破解能源安全瓶颈
中国能源安全的本质问题,一方面是能否取得持续、稳定的供应,另一方面是能否以可承受的价格取得持续、稳定的供应,因此,寻求破解中国能源安全瓶颈,其突破口也恰恰在供应和定价权两个方面。
中国在确保能源供应的过程中,面临不少实际困难,包括一些技术性难题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等等,但另有一个“中国行为合理化解释”的问题也值得探讨。过去多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保障自身能源安全的正当努力,往往被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府官员所歪曲,他们要么渲染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导致国际市场油价上涨,要么指责中国与所谓的“无赖”国家合作,这些无非是“中国威胁论”的一贯表现。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时,其行为的合理化解释工作异常重要。否则,就有可能被歪曲,被误解,面临强大的阻力。
从国际市场原油定价权争夺上看,从本质上来说,让油价回归到供求基本面,符合大多数原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利益。国际原油市场金融化只是满足了一小部分投机者的利益,油价疯涨猛跌,对原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均不利。
对于中国而言,从短期看看,可以通过与合作伙伴签署为期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供应合同,锁定价格和供应,确保双方利益。但从长期看,推动建立一个受到更加严格监管、少受投机资金操控的国际原油市场,才是正道。此外,当前国际市场原油交易以美元定价,美元的涨跌对油价的影响巨大。要确保油价的稳定,还应推动以比美元币值更稳定的货币充当原油交易的计价货币,这就涉及到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要实现这些长期的目标,中国必须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其工作无疑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