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50年前,中国不但没有啤酒,而且没有啤酒的“啤”字。啤酒,德国人称之为“bier”,法国人称之为“bierd”,英国人称之为“beer”,日本人知道它由大麦酿成,故称叫它“麦酒”。中国人则根据英、法、德文的前两个字母bi或be的发音,自己创造了一个“啤”字,又因为此酒含有少量的酒精,所以又在“啤”字后头加上一个“酒”字。这便是啤酒在中国的名称由来。
啤酒传入我国之初,其价格十分昂贵,旧京的平民百姓从价钱上就设法儿接受它。当时啤酒多从国外舶来,到京后主要供给在京的外国人消费。此外北京饭店、东方饭店、六国饭店等大饭店也有供应,再就是京城几家小型西餐馆为少数几位常客专门准备的,而中式的大小饭庄、饭馆、酒铺、大酒缸等均无啤酒的踪影。因为当时大多数老北京人不习惯喝啤酒,觉得啤酒中有股子中药味儿,喝不出啤酒的苦香味来。有人把啤酒戏称为“马尿”,颇有挖苦讥笑之意。据1929年统计,约占十分之九的啤酒都是供给外国人享用的。
1911年,由卢绮园任经理的玉泉山酿酒公司开业,这是京城最早的一家啤酒和汽水生产厂。1935年,这里制造的啤酒每打售价四元,相当于当年半吨烟儿煤的价钱,老北京人是很少有人愿意拿半吨烟儿煤换回一打“马尿”喝的。
在玉泉山酿酒公司开业四年后,旧京第一家专门制啤酒的酒厂也挂起了自己的招牌——“双合盛”啤酒公司。据说这是中国人自己开办的最早一家啤酒厂,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其名牌产品“双合盛五星特制啤酒”一直畅销不衰,还被指定为国宴用酒,驰誉中外。
“双合盛”的创始人是张廷阁、郝升堂两位义结金兰的好友。光绪年间,山东大旱,他俩背井离乡,被俄国人骗到西伯利亚的金矿上做苦力。后来实在不堪身心的折磨,一起逃到海参崴车站谋生,先是当搬运工,后来稍有积蓄便开了一家杂货店,俩人为图财源茂盛,店名定为“双合盛”。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双合盛”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已具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民国初年,受当时“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张廷阁夫妻双双回国,并于1915年在京城创建了“双合盛”啤酒公司。当时公司有职工500余人,年产量最高达3000余吨。原料都采选“徐水、宣化之大麦”,水是清纯甘冽的玉泉山泉水,制酒的酒花由捷克进口,酵母由丹麦进口,务求精细。制出的五星啤酒,口感醇厚,“杀口”力强,具有浓郁的麦芽香味。“双合盛”酒厂创建初期,只有糖化室一所、烤原料设备一所和酒窖三处。1921年和1930年进行了两次扩建,添置自动式烤原料设备一所,更换大型装酒机两部,扩充酒窑八处,同时自造酒瓶,以仿假冒。“双合盛”日渐成为旧京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1937年,“双合盛”的啤酒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金奖,国人引为自豪。然而由于抗战爆发,北平沦陷,国外获奖并未给“双合盛”带来更多的喜悦,相反,市场的萧条,国土的沦丧,使“双合盛”感到前途渺茫,生产也趋于半停顿状况。
解放不久,“双合盛”首批实现公私合营,得以迅速发展,啤酒品种由解放前的五星啤酒和慕尼黑啤酒两种发展为近10种。直至“文革”,“双合盛”才被“革旧名立新名”,一度更名为北京啤酒厂。
前面已经提到,老北京人真正开始喝啤酒,是在1959年自然灾害开始以后。当时粮食异常紧缺,但市面还时有散装啤酒供应,而且并不限量购买。于是人们为了这“液体面包”蜂拥而至,提着暖壶、端着脸盆,在饭馆门前排起长队。从此北京人对啤酒刮目相看有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看上眼之后,啤酒的味道也逐渐适应了,而且还喝上了瘾。据说70年代初,曾有人为喝一瓶冰镇啤酒,到王府井吃了两份西餐,才有权买一瓶啤酒享受,因为在那儿不吃西餐不单卖啤酒。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区区80多年,不认啤酒的北京人业已用啤酒取代了他们杯中的“烧酒”、“黄酒”,北京人的视野里也出现了“人头马”、鸡尾酒。仅仅从北京人的酒趣变化中,便能看出北京人的生活正在走向一个新的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