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通常由对内经济和对外经济组成,二者相辅相成推动经济增长。开发经济学揭示的原理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无限活力来自于广泛的对外联系之中,也就是说对外经济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外经济的作用或联系程度统计学通常用外贸依存度来衡量,并把它作为反映一国(地区)与其他经济体联系程度的标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由于对外经济关系直接反映为进出口交易,外贸依存度就等于一个国家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根据贸易流向的不同可将外贸依存度分为出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口贸易依存度,用公式表示: 外贸依存度=(国外进口总额+出口国外总额)/GDP 出口贸易依存度=出口国外总额/GDP 进口贸易依存度=国外进口总额/GDP 对国内各省(区、市)来说,经济联系更为复杂,对外经济关系不仅仅要反映进出口交易,还要反映地区间即省(区、市)之间货物和服务的流入流出,即与其他所有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联系,联系的程度我们称之为贸易依存度。贸易依存度等于一个地区货物和服务的流入流出总额(包含与国外及省外的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同样,根据贸易流向的不同可分为流出贸易依存度和流入贸易依存度,用公式表示为: 贸易依存度=(流入+流出)/GDP 流入=国外进口+省外调入 流出=出口国外+调出省外 流出贸易依存度=流出/GDP 流入贸易依存度=流入/GDP 一、贸易依存度的基本状况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并实施以来,云南的外贸、内贸迅速发展,贸易依存度稳步提高,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2008年我省贸易依存度达62.6 %,比2000年提高了17.5个百分点,其中流出贸易依存度为19.6 %,比2000年提高3.3个百分点,流入贸易依存度43.0%,比2000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同期外贸依存度为11.9%,比2000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贸易依存度6.2%,比2000年提高1.4个百分点,进口贸易依存度5.7%,比2000年提高3.1提高个百分点。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云南的贸易依存度存在以下特点: 1、外贸依存度偏低,与全国及沿海比差距很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低 多年来,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云南的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外贸依存度逐年提高,但与全国及沿海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2007年,全国外贸依存度达66.8%,比云南高52.9个百分点。同期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广东(155.1%)、上海(176.5%)、江苏(103.2%)、浙江(71.6%),分别是云南的11.2倍、12.7倍、7.4倍、5.2倍。过低的外贸依存度,尤其是出口贸易依存度低,一方面反映出云南经济发展对外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高,世界经济变动对我省的经济影响不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云南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国际市场对云南产品的认可程度不高,国外需求对云南的经济拉动明显不足。 2、贸易依存度高,经济发展对国内其他省市的依赖性强 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程度的不断提高,仅靠本地产品和服务是不能维持正常运行的,还要从地区外和国外调入一部分产品和服务,同时本地生产的各种产品和服务除供应自身需求外,还要依靠外地区的市场来实现其价值,这种产品和服务的调入调出是地区经济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贸易(货物和服务)呈现大进小出的不平衡的大交流格局,贸易依存度快速提升,由 2000年的45.1%,上升到2005年的56.7%,再上升到2008年的62.6%,比2000年提高了17.5个百分点。表明云南经济发展对外部经济体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贸易依存度过高,经济发展容易受制于人。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以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不足,导致中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下滑,基础原材料需求减少,进而传导影响到云南的能源、矿产资源等工业产品的流出,使我省工业生产大幅下滑,工业经济增速减缓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 3、贸易依存度的提高多由流入贸易依存度带动 2000-2008年云南货物和服务的流入总额年均增长速度为18.7%,比同期货物和服务的流出总额年均增长速度11.9%高出6.8个百分点,尤其是2003年以来货物和服务流入总额增长速度均超过GDP增速,云南货物和服务的流入、流出总额总体呈现流入大于流出;从占GDP的比重来看,2000-2008年货物和服务的流出总额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5-23%之间,而货物和服务的流入总额占GDP的比重却一直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从2000年的28.8%上升到了2008年的43.0%,上升了14.2个百分点。云南经济的发展和许多西部省市一样,更多的依靠了来自省外的货物和服务,说明云南的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充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低。 二、货物和服务流入、流出与GDP总量及增长率的关系 分析外贸依存度对GDP的影响,首先要了解GDP的核算方法。目前计算GDP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生产法,GDP等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二是收入法,GDP等于劳动者报酬、上缴国家的税收、企业利润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和;三是支出法,GDP等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流出(流出-流入)总和,收入法是生产法的补充和完善。 从GDP核算的生产法角度看,货物和服务的流入、流出及变化不对经济的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影响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直接或间接的融进了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增长率之中,因此,货物和服务流入、流出对GDP的贡献是通过第一、二、三产业对GDP 的贡献间接的表现出来的。但目前还不能从生产角度计算出货物和服务流入、流出对GDP增长率的贡献。 从GDP 核算的支出法角度看,流出的货物和服务来自本地生产,对本地的生产有拉动作用,所以,货物和服务流出直接拉动GDP,对GDP贡献是正的,其数值越大,表明对本省GDP总量、增长率的拉动作用越大,而货物和服务流入(从国外和省外),尽管存在填补云南市场空白,更好地满足不断提高的生活、生产的需要,特别是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促进云南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等具有积极作用,但从当期的经济运行看,流入货物和服务的大量增加会替代本省的产品,使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降,进而对本省的经济产生挤出效应,所以,对GDP是负拉动,其数值越大,表明对本省GDP总量、增长率的负拉动越强。因此,在用支出法核算GDP时,要用货物和服务的流出净值(流出-流入),若流出净值是正数时,对GDP总量及增长率的贡献是正的,反之则是负的。 三、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不足,制约云南经济发展 在对历史数据分析后发现(见附表),长期以来,三大需求中云南投资、消费需求均呈稳步增加态势,只有净流出需求一直为负数,因此,从支出法的角度来说,净流出需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起到助推作用,反而阻碍着云南本土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主要以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为主。2008年,云南净流出需求-1333.2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6.4 %,负拉动经济增长11.7个百分点,同期投资需求3736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60.9%,拉动经济增长17.7个百分点;消费需求3301.44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5.5%,拉动经济增长5.0个百分点。 附表: 云南省2000年-2008年三大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情况 年份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净流出需求 总额 拉动点 总额 拉动点 总额 拉动点 2000 746.15 -1.7 1524.48 12.2 -259.44 -3.0 2001 957.96 10.3 1473.30 -2.7 -292.95 -0.8 2002 920.50 -1.8 1581.97 5.2 -189.65 5.6 2003 1188.55 10.5 1656.30 2.0 -288.83 -3.7 2004 1450.44 5.7 2042.43 10.8 -410.96 -5.2 2005 1989.93 14.8 2321.75 7.8 -838.79 -13.6 2006 2386.22 10.1 2615.77 7.1 -995.27 -5.3 2007 2666.73 4.4 2908.08 3.1 -833.50 5.0 2008 3736.00 17.7 3301.44 5.0 -1333.27 -11.7 总体上看,云南是一个生产额少而使用额多的省份,除个别年份外,历年的消费和投资的比重之和均超过100%,净流出需求均呈现出负数。也就是说,在投资和消费需求中,更多的包含了省外和国外的货物和服务流入的价值。主要原因,一方面云南以农副产品粗加工和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结构无法形成产业链,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大量中间消耗物资只能通过省外流入来满足,另一方面在投资所需的产品中,除水泥、及部分钢材、玻璃等产品由本省提供外,多数高档建筑、装饰、装修用品和机械设备都要依靠省外调入。在消费品中,除一些低端的食品及生活用品外,大到汽车、电器,小到牙刷、香皂等都是省外产品。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并不能真正创造属于云南本地的增加值,而更多的是拉动了生产地的增加值。 就目前云南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状况而言,要通过扩大投资与消费需求推动生产发展、提升经济增长的能力,就必须加大云南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扩大产品的品种覆盖面,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不断增加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更多地使用本地产品,进而确保云南经济持续、健康、又好又快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