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以阳历为元旦新年之前,我国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从1949年我国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元纪年,把元旦定为新年后,就把农历的新年改称“春节”了。
说起春节的吃,要从一进入腊月(农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年货。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的特色习俗,成了春节的前奏,在民间有“送信的腊八粥”之说,意思是说离春节不远了。
一到这个时候,小孩子盼过年吃好吃的的心情格外突出,经常问大人什么时候过年。于是北京民间谚语有:“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大字(写春联);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指亲朋好友互相拜年)。”这里最隆重、最丰富,讲究颇多的要数三十晚上这顿团圆饭了。团圆饭讲究吃烙饼,团团圆圆的;吃馒头,蒸蒸日上;最讲究是吃年糕,取其谐音年年升高,做官的盼年年高升;种地的盼年年多打粮食,粮食囤增高;经商的盼年年发财,金银财宝越积越高;做家长的盼孩子年年长高。在这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之日,这些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正月初一,半夜就开始剁馅儿包饺子,讲究天不亮吃饺子。关于饺子,早在三国时期已有文字记载:“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到了唐代,饺子的包馅儿制法和形状都与现在近似了。清初古籍有:“元旦时盛馔同享,如食扁食,名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更岁交子之说缘自古代把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用地支做名称。从半夜算起,半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子时,十二点以前是即将过去的一年,十二点以后就是新的一年了。辞旧岁,迎新年,都在“子时”之间进行交替了,所以叫“交子”,人们用吃饺子来辞旧迎新的特色含义。
在吃饺子的方法上也因地而异,有的地方,喜欢将饺子与面条同煮,称“金钱穿元宝”。北京人讲究在包饺子时,往饺子里放“铜子”,谁吃到谁一年走好运。
立春(也叫打春),是农历一年二十四节的第一个节气,在这一天要吃春饼,有的地方叫春卷。这叫“咬春”。打春之说,据说旧时府、县官在立春前一天,用泥土塑造一个春牛,放在衙门前,立春之日用红绿鞭抽打,俗称打春,就是鞭策春牛下地耕田之意。立春季节,春回大地,农民栽的葱已出嫩芽称羊角葱,鲜嫩香浓,蘸上甜面酱,别有一番特色风味。北京人吃春饼还讲究炒菜,将韭黄、粉丝、菠菜切丝炒熟,拌和在一起,成为和菜,卷在春饼里吃。有钱人在春饼里夹酱肘丝、鸡丝、肚丝等熟肉。吃春饼讲究包起来,从头到尾,这叫“有头有尾”。
春卷是用面加适量的水和盐拌匀,揉按成很软的面团,在烧热的平锅上旋转烙成薄面皮,包上馅儿,用油炸至金黄色。春卷的馅儿讲究用嫩荠菜剁碎,特色味道鲜美。
正月十五日,节日的气氛再一次掀起高潮,这一天的叫法有“元宵节”、“上元节”、“灯节”,最讲究的要算吃元宵了。据说元宵之名来自汉朝,汉高帝刘邦死后,吕后夺权,吕死后,太尉起兵扶刘恒为帝,称为汉文帝。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日,汉文帝在这一天晚上离开皇宫到大街上“与民同乐”,因正月又叫元月,夜在古时叫“宵”,从这时起,把正月十五日就定为“元宵节”了。
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于是元宵节这一天点灯向佛祖致敬,元宵节又叫“灯节”。京城旧有正月十五闹花灯之说,届时灯市口、地安门、东华门等处灯火辉煌。到了唐代,皇帝尊崇道教,把道教定为国教,据说道教的“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是正月十五的生日,元宵节又成了“上元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望日,也就是月圆之时。吃元宵象征着合家团圆,和睦幸福,吉利美满。元宵节后,这春节才算告一段落,种田、做工、经商都陆续恢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