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记者 周玮)“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经济价值,但与其他价值相比,经济价值已显微不足道。因此,经济价值永远不会,也不应该成为遴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尺度。”对一些地方以经济价值即盈利多少作为申报评审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尺度的做法,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提出了批评。
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之际,苑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利益常常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申报非遗项目的关键尺度。在这种错误标准的影响下,名茶、名酒、名吃等纷纷成为重点推介项目,而那些远离市场,实实在在需要保护的濒危项目并没有被真正的保护下来。“我们应看重它究竟保留下多少独特的技术与工艺。在传承单位的选择上,不应去选择那些根据民间祖传秘方研发出新产品的大型现代企业,而应去选择掌握着这些独门绝技与祖传秘方的老艺人,老匠人或是那些百年老店。茅台是这样,广东凉茶是这样,北京烤鸭也应该是这样。”
和苑利一样,不少专家学者对一些非遗项目过度商业化的现象提出批评。
近年来,生产性保护以其“活水养鱼”的方式对保护具有生产性质特点的非遗项目有积极推动作用。但一些地区断章取义简单地将生产性开发等同于商品开发,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制作数量规模化、生产方式工业化、手工技艺科技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祁庆富疾呼:“生产性保护的前提是保护,不是生产!一旦手工技艺的核心技艺完全被工业化,那么也就不成称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比如令一些专家痛心的唐卡的遭遇: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唐卡,其制作过程非常讲究用料、画工以及艺人的基本功。它以珍贵的天然矿物质作为原料,制作一幅精美的唐卡需要一年左右。但近年来,随着“藏族艺术文化热”兴起,机器印刷批量生产的印刷品唐卡充斥市场,廉价、工艺粗糙的“速成品”令古老而精湛的藏族绘画艺术濒于失传。
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盛德说,生产性方式保护着眼点在保护,强调“生产过程”,关注体现非遗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环节,在开展生产性方式保护过程中,一定要坚守住非遗项目手工制作方式和手工技艺这一底线。
“非遗工作细数起来有很多环节和要点,涉及政府,涉及老百姓,也涉及学术文化界,做好非遗工作,需要各方通力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朝戈金说,“反过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上得到一些批评等,也主要是因为或者政府主导的力量没有到位,或者民众的参与没有落实,或者学界的参谋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结果一些不符合广大民众心愿的,单独以商业为考量的东西堂而皇之地批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衣出来,这是需要我们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