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7月8日电(记者王春雨、徐扬、刘毅非)曾经“攥一把能出油”“插根筷子能发芽”的东北黑土地,如今出现了日益退化局面,东北地区加大治理力度,目的是保住国家的“黑土粮仓”。
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中国黑土区的总面积约3523.3万公顷,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境内,商品粮年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30%,有中国粮食生产“稳压器”之称。
但是,受不合理耕种、对土地重用轻养等传统生产方式影响,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多项调查表明,东北地区坡耕地的黑土层厚度已从上世纪六七十年前的80厘米至100厘米减少到现在的20厘米至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2%下降到1%至2%,85%的土地处于养分亏缺状态。
记者从吉林省水利厅了解到,目前吉林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15万平方公里,其中典型黑土地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3万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制约着全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黑龙江省水利厅统计,黑龙江省每年流失掉的土壤约有2亿立方米至3亿立方米。随着表土流失,土壤养分逐渐减少。据推算,全省坡耕地每年流失氮磷7.2亿公斤至9.6亿公斤,钾14.4亿公斤至19.2亿公斤。
由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黑龙江省水利厅有关专家调查分析,全省由于水土流失,每年少收22.5亿公斤至25亿公斤粮食。
专家预测,黑土地水土流失如不加快治理,50年后整个黑土区的粮食产量将降低40%左右,黑土地面临消失危险。
2003年以来,我国在东北黑土区先后实施了多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涉及50多个县(市、旗、农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近4500平方公里。在2007年发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更是强调要“十分重视保护东北的黑土地和森林资源”,把重点放在低产田的水利设施建设上,改造低产田为高产田。
吉林省水利厅厅长宿政说,“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先后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区一期工程、国家农发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等一批工程,项目区内每年减少耕地损失1000余亩,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1100万吨,每年可增产粮食3006万公斤。
发展保护性耕作,实施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等手段已成为东北农村保护黑土地的有力“武器”。黑龙江省双城市副市长文立恒说,全市重点推广土壤培肥地力工程,动员和组织农民大量施用农家肥,经过近年的努力,有些乡镇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已达到3.5%,恢复到1983年左右的水平。这些乡镇的玉米单产达到1700斤,而且品质好、价格高。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黑龙江垦区始终将秸秆还田作为培肥地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垦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超过91%,秸秆还田相当于施用化肥投入养分量的50%。通过长期连续秸秆还田,垦区的土壤有机质呈现逐年回升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年增0.02个百分点至0.04个百分点。
目前,东北黑土地保护项目正持续运行。吉林从去年开始启动全省中部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按照规划,全省将利用7年左右时间,采取工程、技术、生物等多种措施,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实现黑土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土壤肥力逐步恢复、粮食产量稳步增加,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为强化全社会对黑土地保护的重视,黑龙江省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了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继牡丹江市成功地将水土保持教育带入中小学生课堂后,哈尔滨市等地也加大力度,让黑土地未来的主人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