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8月11日电(记者 赵东辉、孔博、詹奕嘉)南海之滨,深圳湾畔,大运中心“水晶石”和开幕式场馆“春茧”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遥相呼应。
8月12日晚,被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窗口”的经济特区深圳,将打开“世界之门”,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拉开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序幕,奏响世界青年狂欢的序曲。
这里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这里是年轻人追逐梦想的热土。深圳的大街小巷,处处花团锦簇,深圳大运会会徽“欢乐的U”及吉祥物“UU”的形象遍布全城,青春洋溢,整座城市正在以最饱满的热情翘首以盼。
大运会来到深圳,是激情和欢乐的碰撞,是特区与青春的共舞,是梦想和未来的相约。
点燃青春 点燃激情
2007年1月17日,深圳如愿获得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承办权。当时,既缺乏举办世界级重大赛事经验,也并非大学云集之地的深圳,能否办好大运,备受关注。
然而,这里却是年轻人向往的地方,如同没有围墙的“大学”,来自五湖四海的无数年轻人在这里挥洒青春、收获历炼、放飞梦想……
大运的到来点燃了这座青春之城。深圳大运会的筹办过程,由此打上了鲜明的“青春”烙印:从大运口号征集到开闭幕式设计,从大运火炬设计到火炬传递方式选择……无不以年轻人为主体,无不绽放着青春的瑰丽。
深圳大运执行局成立之初,大部分成员是“80后”,尽管缺少经验,但凭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勇往直前的创造精神,他们高效地完成了各项筹办工作,“80后”办大运正在成为现实。
深圳大运会吉祥物征集活动结束时,收到国内外2007份参评作品,创作者中年纪最大的70岁,最小的只有9岁,其中在校大学生占70%。在这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设计之都”的城市里,年轻人是大运会创意设计的主力军。
参与大运会开幕式表演的数千名演员中,将近90%是在校大学生。据深圳大运会开幕式执行总导演杨嵘介绍,大运会主题歌将由在校大学生演唱,开幕式上的群体演员和个体演员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大学生,“各个代表团引导员的服装,都是由深圳大学的学生利用从世界各地征集的大运海报的元素设计的,每一套都各有特色”。
大运会期间,共有818座大运U站遍布深圳的大街小巷和各个场馆,为运动员、游客和市民提供服务,而U站内的志愿者多数都是大学生。作为创立了中国内地首个义工联的城市,深圳80%的大学生和20%的市民投身大运志愿服务。
今年前来出席大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的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说:“深圳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年轻,特别有活力,所以深圳一定会办出一届特别吸引年轻人、特别富有朝气的体育盛会。”
年轻的特区 年轻的精彩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活力的青春之城,市民平均年龄30岁左右,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菁英。这里创造了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奇迹,这里孕育了华为、腾讯、比亚迪等明星企业,这里走出了马化腾、李云迪等青年才俊。
志愿者谭仲楠是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10岁时随父母从外地来到深圳。他说:“深圳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城市,这里是最适合做梦的地方,这个城市的血管里无时无刻不流淌着创新的血液。”
秉承一贯的创新风格,刚过而立之年的深圳正在探索举办大型国际赛事不落窠臼的新路。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表示:“深圳大运会将追求赛事筹备的简约节俭,追求开幕盛典回归仪式、回归体育,追求对城市滨海特色和绿色空间的最大利用。”
在这个年轻的特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感觉别样精彩的办会之举不断涌现:
--绿色、科技、时尚的网络虚拟火炬传递。活动覆盖全国90%以上的高校,还有1000余所海外高校参与。
--开幕式“不请大腕、不放焰火”,彻底颠覆了以往举办大型活动的“成功惯例”。开幕式总导演姜浩杨说:“没有宏大叙事和恢弘场面,让运动员和大学生成为主体,突出仪式,这种全新的尝试可能引领风气,也可能背负骂名,需要非凡的魄力和勇气。”
--不按“常规”强制汽车单双号限行,而倡议绿色出行、自愿申报停驶,以此来解决大运会举行期间的交通和空气质量问题。截至8月11日,已有超过40万辆机动车由车主自愿申报在大运期间停驶,超过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五分之一。
--与奥运村、亚运城赛后成为高端生活小区不同,为了充分考虑大运村赛后的运行使用,大运村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统一规划、建设。8月26日闭村之后,大运村将移交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新校区使用。
--开幕式场地深圳湾体育中心整体交由企业建设并运营,经营期满后移交给政府,省去30亿元投资和巨额运营负担,并解决了赛后经营难题。
正如其口号“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对新技术的运用,对新观念的接纳,对新事物的包容,融入了大运会的每一个细节。深圳市市长许勤如此解读:“未来、青春、友谊、创新、包容、互动,深圳大运会比的不是排场,而是创意和创新。”
这座年轻的城市,迎来年轻人的盛会,即将上演一幕幕年轻人的精彩……
相约世界青年 相约美好未来
大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的盛会,更是世界青年的大联欢。从9日开始,为期5天的大运会青年联欢节暨中欧青年论坛已经精彩上演。
大运会志愿者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共青团深圳市委副书记张志华说:“我们将组织中欧青年代表观看大运会开幕式,参加沙滩音乐节,开展专题交流考察活动,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深圳广交朋友、播洒友谊。”
大运会是世界青年的嘉年华,搭建起不同肤色、不同种族青年沟通交流的桥梁。大运会开幕式将成为大学生演员和运动员的派对,大运会闭幕式选择在深圳世界之窗主题公园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携手欢庆,体现了和平友谊的人类共同理想。
“在开幕式表演中,演员将来到运动员中间,与运动员互动,牵手狂欢,营造一个世界青年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大运会开闭幕式部副部长董学海说。
7月底来到深圳的美国杜克大学舞蹈队,将在大运会开幕式上表演,12名成员每天冒着酷暑在“春茧”舞台上训练。21岁的贝克曼说:“我第一次到中国来,中国大学生很友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运会的场馆、开幕式都很震撼,深圳的交通便捷也令我印象深刻。”
在大运会志愿者队伍中,来自欧盟、俄罗斯及港澳台的志愿者超过1300名。融入全球化大潮中的深圳,2010年出入境人员达1.98亿人次。
大运会志愿者的外语水平令外宾印象深刻。国际大体联国际资格审查委员会官员伯特贝格斯说:“很多志愿者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还有一些人能讲法语,我为这些年轻人感到高兴,通过大运会他们走近了世界。”
近日,深圳市宣布将用“节俭办大运”节余的举办经费设立“大运留学基金”,用于资助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促进青年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从“走出去”到“请进来”,既体现了特区的远见卓识,更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和胸怀。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则世界强。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年轻的深圳牵手青春的赛会,提供了一个让各地青年平等交流、和谐共处的大舞台,共同谱写人类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