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9月4日电(记者 何伟)记者从青海省农牧厅获悉,目前,青海已初步形成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农牧业产业体系,正在向青藏高原以外的内地、沿海地区扩展。根据相关规划,“十二五”末,青海省十大优势农畜产业总产值将达232亿元。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公认的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据青海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介绍,“十一五”以来,青海省凭借独特的冷凉气候和纯净自然环境确立了特色农牧业发展新模式,围绕油菜、马铃薯、蚕豆和牛羊肉、奶牛等农畜产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引导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规模经营,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张黄元说,当前青海省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油菜、马铃薯、蚕豆、奶牛、牛羊肉、毛绒、蔬菜、果品、中藏药材、饲草料10大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培育了“雪舟”牌牛羊绒、“藏羊”牌地毯、“可可西里”牌牦牛肉等一批特色农畜产品品牌,特色农牧业已进入加快发展、提升水平的重要阶段。
据统计,目前,青海省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40家,十大产业总产值占全省农牧业总产值的85%以上。
青海省副省长邓本太说,最近,青海省已在位于上海市西郊的国际农产品展销中心设立了青海馆,成为该省特色农产品走向上海及全国市场的服务平台。下一步,青海省计划与广州、南京等内地、沿海城市加强交流与合作,并设立相关优质农产品展销馆,为其进一步打入全国各地市场增加新的“窗口”和筹码。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将强力推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带,进一步增加生产总量,提升发展水平。预计到“十二五”末,十大优势农畜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32亿元。
青海以科技创新助推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
新华社西宁9月4日电(记者 何伟)记者从青海省农牧厅了解到,近年来,青海省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全力打造现代生态农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和黑河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地位非常重要。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赵念农介绍,“十一五”以来,青海省凭借高原独特气候和区域优势,主打“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走特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现代生态农牧业产业带,在此过程中,科技创新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赵念农说,青海省注重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以及实用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农牧民受教育培训程度普遍提高,产学研、科工贸、产供销等农牧业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一大批农牧业创新成果得到普遍应用,成为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的持续后劲。
过去五年间,青海省累计推广各类农牧业实用技术175项,取得科技成果225项,其中获得省部级奖励的23项,油菜杂交育种和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通牦牛、青海细毛羊、青海半细毛羊和柴达木绒山羊被认定为国家级畜禽新品种,杂交油菜、牦牛复壮、藏羊品种选育、全膜双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普遍应用。
据了解,青海省积极举办各类农牧业技术培训班,开办“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农民田间学校,鼓励农牧民到示范园区进行“手把手、面对面”实践培训,努力实现“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以有效提升科技应用能力,促进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