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9月10日电(记者 茆琛)记者10日从重庆市教委获悉,重庆市近年来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多渠道培养“本土化”教师等举措,走出了一条以促进义务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为抓手,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新路径。
王良东是重庆市最偏远的国家级贫困县巫溪县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入选“国培计划”后,他换乘了3次车、花了近10个小时才赶到市里的培训点。因为珍惜这个难得的脱产学习机会,他入学后就没有回过家,还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学习了资料检索、完成了课题设计和科研程序。“回到山区,我也可以申报自己的课题了。我还要告诉学校的其他老师,做科研并不是一件多么神秘的事。”王良东说。
据重庆市教委介绍,以前,城乡学校因师资、设备、生源等原因,教学质量差距较大。而农村学校课堂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的填鸭式教学现象,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学生厌学现象严重。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庆市改革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通过统一编制标准、健全补充机制、加强培养培训、改善教师待遇等措施,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了一大批“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的“本土化”师资力量。像王良东一样,全市20%的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已经参加了国家级的培训。
记者从重庆市教委了解到,“远程教育”也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教师提供了培训机会。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80%以上教育项目工程倾斜在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学设备设施、教育经费投入、编制和师资配备等方面也优先考虑农村和薄弱学校。
万州区凤山村小是一所地理位置高、教师年龄高、信息闭塞程度高的“三高”学校,学校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后,极大地改变了师生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该校谭千美老师告诉记者:“我以前一人包一个班,整天教孩子们语文、数学,枯燥无味,上课是地地道道的地方语言。今天可好了,有了远程教育这个老师,给我们纠正发音,让大家说流利的普通话,还可以经常学习大城市的优秀教师上课,天真、活泼的孩子们非常喜欢,学习更有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