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王思海)北京市近年来每年投入6000万元,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培养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全面提升农村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破解城乡师资均衡化难题。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前些年北京市农村教师队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农村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与城市教师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北京市各区县取消中师之后,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师范专业毕业生锐减。如房山区张坊镇从1998年至今,只引进3名教师,由于各种原因离开的教师就有20多名。
北京农村骨干优秀教师向城区优质资源学校流动的现象十分突出,成为农村教师发展乃至农村教育的一个巨大障碍。延庆县在近三年间中小学教师调出200余名,绝大部分是中青年优秀教师。
针对存在的问题,北京市教委近年来建立和完善了对农村学校和教师的特殊激励机制,让农村和薄弱地区的教师有更高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制定对农村教师特别是山区教师的配套优惠政策,发放岗位补贴、生活及交通补贴等;为教师改善办公、住宿和生活条件,制定使教师优先享受职称评定等奖励政策。同时,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北京市在待遇、落户、考研、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市加大了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大投入,保障教师培训持续发展。为此,北京市财政每年投入6000多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目前已培训教师20000余名。另外,北京还在城镇优质学校设立40个研修工作站,投入3000余万元选派2000多名农村骨干教师到工作站脱产学习半年。
很多研修教师认为,到城市优质学校进行培训的模式效果非常好。“研修站彻底改变了我。”这是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中学教师牛海宁的感受。牛海宁是一名有5年教龄的年轻教师,虽然工作了好几年,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感觉各环节衔接不好,有时还会出现板书错误。到研修站学习半年后,突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他说:“以后的目标是争当一名学生热爱、家长满意、学校骄傲的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