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9月25日电(记者杨洪涛、刘力航)7月,大部地区降雨量偏少80%以上;
8月,大部地区降雨量偏少60%以上;
9月上中旬,大部地区土壤体积含水量在15%以下。
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各地出现重级以上干旱,中西部达特重级干旱。在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80%以上的黔东南州,一场抗击“旱魔”的战争仍在继续。
革一乡新寨村是黔东南州台江县的一个苗族村寨,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贫困人口约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记者9月22日在这里采访时,正遇见当地群众在排队领取政府供应的饮用水。
新寨村水龙寨村组正在取水的40岁村民欧阳文早年在城里打工,收入勉强维持生计,因孩子无人照顾,重新回家务农。这段时间以来,他每天还要帮姨妈欧秀取水回家。
“家里人口虽少,但用水仍然紧张,必须精打细算。”欧阳文说。
记者在欧秀家看到,一小半盆清水,先洗菜,再洗碗筷,之后还要洗花生,就连泥水也舍不得倒掉。欧阳文用手捞净水面上较轻的杂物,然后将泥水静置,沙子沉底后,再将水沥出,盛在脸盆中用来洗手。
水龙寨村组长欧德元介绍,组里的群众一直饮用山泉水,今年干旱,水量极小。整个村组80%以上的水稻、玉米绝收了。8月份起,政府平均3天送一次水,全组48户每家能分到三四挑左右,洗衣服要去2公里以外的一条小河沟。
在水龙寨半山腰,记者看到一口小山泉,约存有五六方水,进口处贴着一张写有“节约用水”的纸。欧德元告诉记者,井水留给村里的老人,或者当政府的送水车忙不过来临时缺水时救急,平常大家都舍不得用。
镇远县报京乡是省级贫困乡,目前全乡70%以上的村寨水井已干枯,人畜饮水困难。贵洒村居住着380多户苗族、侗族群众1840多人,是报京乡最贫困的村。村支书唐思忠说,饮水最困难的是贵洒大寨、猫沟寨,这里仅有的两口水井水量极小,每口井积攒24小时也仅有100公斤左右水量,不能满足这两个寨子186户群众的需要。
虽然水源少,但秩序井然,村民们相互体谅,每天多少能分得一些水,以维持基本生活。“大家相互帮忙,每家少分一点,寨子没有一家出现断水的情况。”唐思忠说。
报京乡副乡长吴德华告诉记者,在群众生产自救的同时,乡政府已发动全乡干部深入各村组山头、深沟找水,已找到水源点24个。
近期,贵州省出现低温天气,局部出现降水,但因为总体偏弱、分布不均,对整体旱情缓解作用有限。目前,黔东南州的旱情仍在持续。记者在凯里市笔书村、台江县棉花村、镇远县贵洒村、雷山县西江村等村寨采访时了解到,重旱区群众对水充满了渴望。
凯里市湾水镇笔书村村民聂秋说:“希望近期能赶紧下雨,顺利播种小季作物,来年有个好收成。”
“只要群众和政府齐心协力,干旱缺水的日子肯定能挺过去。”吴德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