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风云
——清宫珍藏辛亥革命档案首次全面系统公布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 李菲 蔡玉高)辛亥百年,档案为凭。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合作,推出大型档案文献《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汇编》。这是清宫所藏辛亥革命档案首次全面系统公布。日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对这批珍贵档案作了解读。
胡旺林介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和皇室档案的保管基地。晚清宫廷所藏有关辛亥革命档案,此前通过独家刊布、合作出版、举办展览等形式,进行过不同专题不同规模的整理公布。已陆续公布的辛亥革命档案有2000件左右,为辛亥革命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但是,因为这些档案是按不同专题整理的,分别是从某一角度、某一侧面入手,所以都不够系统,不够完整。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历经一年多努力,对馆藏辛亥革命相关档案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胡旺林说,此次公布的辛亥革命档案,选自馆藏档案各主要全宗的29个文种,最终总量达5700余件,是此前公布的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总量的3倍。其时间跨度,始自兴中会成立前的1892年,止于张勋复辟的1917年,涵盖了辛亥革命整个过程。
胡旺林表示,此次公布的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有3个突出特点:
第一,这些档案是清政府站在辛亥革命对立面记录时代。记录辛亥革命的文献林林总总,成千上万,有官方的、私人的,有国内的、国外的,可以说是各具特色。晚清朝廷在应对辛亥革命过程中形成并保存下来的这批档案,是从清朝中央政府的视角来看待辛亥革命的,是站在辛亥革命的对立面来记录这个时代的,更直接地说,这些档案是清政府为扑灭和镇压辛亥革命而留下的印迹。这样,我们就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方面,这些档案为我们全面审视和研究辛亥革命提供了特殊的文献支撑,可以从对面看辛亥,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辛亥革命;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审慎的态度来直面这些档案,清宫档案里常常出现一些蔑称字眼,譬如总是把孙文写作“孙汶”,把革命党称为“逆党”、“会匪”等等,而对辛亥前后一系列人物事件的是非曲直和国情态势乃至某些重要史实的记载,晚清朝廷的笔下往往是走样的,为此,我们翻阅这些档案的时候就要用分析的眼光。
第二,这些档案是第一手原始资料。此次公布的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总量达五千余件,这无疑是辛亥革命研究的又一厚重基石。这些档案是在第一时间形成的原始记录,抛开其政治观点不说,有关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等,都是十分具体的,特别是揭示了清政府统治集团如何应对辛亥革命的内幕。这批档案,涉及辛亥革命的方方面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首次刊布,有的可填补一些问题的文献空白,有的可纠正某些传闻的讹误,有的则增加了一些史实的凭证。可以确信,清宫辛亥革命档案的系统公布,将推动辛亥革命研究向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发展。
第三,北京与台北分别保存的清宫辛亥革命档案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由于历史原因,明清档案现主要分存北京与台北两地,其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1000多万件,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40多万件,两地分别保存的档案,同根同源,都是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和皇室形成的档案。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两地不约而同地对各自所藏辛亥革命档案进行了专题整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筛选整理5700余件,出版《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汇编》80册;台北故宫博物院搜集整理1000余件,出版《清宫国民革命史料汇编》4册。
谈到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有哪些新亮点,胡旺林介绍说,在整理编纂清宫辛亥革命档案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不少重要的历史记录:
——孙中山在东京的演讲词。
反映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档案有140余件。其中有孙中山拟于1905年8月27日在东京举行题为“列强能否瓜分中国之问题”演说会的公告;楷书誊写的孙中山对留日学生畅谈革命的演讲词;清廷查得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的情况;探明孙中山赴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的行踪;孙中山为革命筹集资金、购置军火武器的记述;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同盟会革命党人,发动广东惠州、江西萍乡、湖南醴陵、湖南浏阳等地方起义的重要史实;档案更反映了晚清政府视孙中山为“大患”,在恐慌和防范中,收买线人密追孙中山的行踪,并许以重金缉拿孙中山,以及与英美等国相勾结在海外驱逐孙中山。这些档案充分印证了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坎坷历程和艰辛奋争。
——徐锡麟亲笔写的革命宗旨。
清宫档案的案卷中,设有《徐锡麟案专档》,内有参加光复会的革命党人徐锡麟相关档案290余件。其中有徐锡麟亲笔写下的誓死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宗旨,更有档案详细记载1907年7月6日安庆巡警学校举行毕业典礼,安徽巡抚恩铭到校检阅,徐锡麟等持枪猛射,与官兵交战数小时,徐锡麟等先后被捕而被处以极刑。
——“秋瑾全案”。
1907年7月13日,清兵包围绍兴的大通学堂,革命党人秋瑾被捕就义。清宫保存的秋瑾一案专档《浙江办理女匪秋瑾全案》,有浙江巡抚张曾敭、绍兴知府贵福、山阴县令李钟岳、会稽县令李瑞年等为审理秋瑾一案往来的函电禀文,以及秋瑾与大通学堂被捕人员的供词,节录的秋瑾亲笔字据等,这是清政府留存的秋瑾一案的原始卷宗汇集。
——清廷缉拿黄兴的密旨。
在整理过的清宫辛亥革命档案中,有黄兴等人在越南聚众,清政府请法国使臣转饬越南严加捕剿之事;黄兴在上海组建革命军政府的情况;清政府为侦缉黄兴而颁发的秘密旨令;特别是黄兴率革命党人于1911年4月27日在广州城突然起义,两广总督张鸣岐奏报朝廷的电报记录十分详细。黄兴广州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收殓烈士遗骸72具,遂有今天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武昌起义被清军密探事先发现的奏报。
清宫藏有武昌起义档案220余件,具体记载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发生的详细过程,以及起义军与清军辗转交战的情况。其中有革命党起义前被清军密探发现,临时司令部被捣毁,革命党人被捕的情况;起义军先后占领省城、楚望台、军械库,与清军激烈交火的惨烈战况;总督瑞徵、提督张彪临阵仓皇出逃情景;清廷文武大员为平定武昌之变,纷纷出谋献策的奏议;清政府调派集结各省船舰、军队、武器,分赴鄂省围剿起义的情况;以及中外报刊登载武汉战势的剪报等。
——隆裕太后颁布的“退位诏书”。
大量档案显示,武昌起义后,围绕国体的确立和皇室的去留,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晚清皇室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博弈,最终达成妥协。档案中有工商妇女各界人士和美国在华教士等要求溥仪皇帝退位的电文。1912年2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提出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由汪精卫主要负责起草,经临时参议院修正,其中开列了保留大清皇帝尊号以及溥仪小朝廷暂居紫禁城等八项内容。此次影印公布的档案,既有“清帝退位优待条件”的原始抄本,还有袁世凯关于“所有优待各节无论何时断乎不许变更”的手迹。《军机处上谕档》内保存的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的“退位诏书”,则成为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年封建帝制的休止符。
胡旺林说,有关辛亥革命的重要记载,清宫档案中还有很多。譬如,1900年10月28日,兴中会用从澳门运来的炸药在广东巡抚衙署实施爆炸的奏报;1903年12月18日,兴中会拟在英国梅德斯墩聚会的信函;1905年9月24日,光复会成员吴樾在北京正阳门火车站谋炸清政府出洋五大臣的案卷;1911年11月27日,暂署四川总督端方被起义新军在资州处死内情;1912年1月16日,袁世凯在北京东安门遭炸弹袭击的原始记录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界所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