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10月7日
这是甘肃会宁县城门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36年10月7日,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949年10月7日,中国与波兰共和国建交。波兰位于中欧东北部,首都华沙。
1954年10月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1954年,中共中央作出屯垦戍边的战略决策,同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毛主席命令新疆的10.5万驻军官兵,连同家属在内共17.5万人集体就地转业,组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此后,兵团又不断补充转业官兵,以及来自河南、湖北、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的10万名支边知青,组成以军事化的建制从事生产建设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兵团。到2004年10月,兵团已发展成为拥有14个农业师、局,174个农牧团、场,5000多家企业,250多万人的中国最大的农工商经济联合体。
1960年10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所综合大学——新疆大学成立。
1969年10月7日,中国现代著名学者陈寅恪逝世,享年79岁。陈寅恪在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均有独到见解及深入研究,与王国维、章炳麟并称“近代国学三大师”,是公认的20世纪中国最有学问、最有成就的学界大师之一。他长年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山大学担任教授,并任牛津等外国名校教授,著有《论再生缘》《元白诗笺证》等。
1984年10月7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奠基典礼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奠基典礼。
1985年10月7日,中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成员国。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刘伯承是重庆市开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历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红军中央纵队司令员、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93年10月7日,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电影节——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影城开幕,结束了中国没有国际电影节的历史。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界朋友和代表当时世界影坛最新最高艺术成就的164部电影参加了这届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政府主办的影坛盛会。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电影节,按照国际惯例组织运行,并且得到了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正式承认。
新华社发
2005年10月7日,世界上第一座“人”字弧线形钢塔斜拉桥——中国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正式通车。该桥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上游约19公里处,全长15.6公里。 (新华社记者李晓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