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观
谈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核心内容
独家专访: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
今日理论版文章:
扩大农村消费:启动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
思想纵横:何谓历史眼光
干部说干事:大力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理论信息:“《调查中国农村》新书发布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研讨会”述要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灾难频仍、艰苦备尝,正是因为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支柱,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英勇的抗争、艰辛的探索、不懈的努力,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历史经验,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始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6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在奋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赋予爱国主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未来前进的征途上,我们仍然需要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统一,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1949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中华民族开始走上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光明道路,中国人民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事业。这期间虽然经历过失误和曲折,但我们党为祖国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和目标始终没有改变。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大大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我们党成立88年来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韧,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爱国主义传统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中。在历史的诸多重要关口,在社会进步的漫漫征程上,我们都能看到爱国主义迸发出的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爱国主义放射出了更加绚丽的光彩。近年来,在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反对藏独分裂活动、抗震救灾、举办北京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海内外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热情的空前激扬和充分展现,感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可以说,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展现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如果说,在旧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反抗侵略,争取独立,寻求救国之路,并为之不懈奋斗;那么,在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爱国主义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最本质的时代要求。
这一时代内涵和时代要求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包含着一系列鲜活的现实要求。新时期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就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坚强领导核心,坚定自觉地永远跟党走;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断增强对祖国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认同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机活力,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认识到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倍加珍惜和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仍未见底,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和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我们要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应对危机、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实际行动,融于日常工作之中,奋发有为,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是我们永远的精神支柱。团结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的中国人民,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一、邓小平既是世界公民,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一个爱国主义者,不一定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但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必定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者。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具有最鲜明和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理念,其爱国主义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是光辉灿烂、伟大光荣的一生。他在70余年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逐步地孕育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爱国主义伟大思想,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邓小平同志在深刻分析时代发展和变化的基础上,精辟而科学地概括了当代我们中华民族应有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上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关于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把邓小平的思想和理论等同于狭隘民族主义。例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认为,邓小平“是一位需要强大中国的民族主义者”。西方“民族主义论”也认为邓小平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笔者认为,国外学者的这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邓小平本人在英国培格曼出版的《邓小平文集》“序言”中满怀深情地说:“毛泽东主席说过:‘国际主义者的共产党员,是否可以同时又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呢?我们认为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深深地相信,中国的未来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世界的未来是属于世界人民的。”(郑晓国、南东风:《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年版,第302页。)邓小平这段质朴而又富有感情的话语背后隐藏的是他的双重身份:既是一位胸怀世界的“世界公民”,又是执着的爱国主义者。作为世界公民,在他思考世界发展的时候,他也总在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反之,当他作为爱国主义者的时候,他同时也以世界公民的身份关心着世界的变化。
我们认为,邓小平既是一位世界公民,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本质上是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独立解放,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及世界和平发展密切相联系的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有着质的区别。
二、与中国近代民族独立解放密切相关的爱国主义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社会各阶级展开了爱国救亡道路的探索,“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的首要任务。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农民领袖洪秀全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试办了“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实行变法,掀起了“百日维新”运动,孙中山高举“三民主义”旗帜,组织了推翻清朝政府的“辛亥革命”。但是,所有这些思想主张和方案都先后失败了。
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本民族成员热爱祖国的生命激情的激励,离不开本民族成员忠诚祖国的生命理念的启迪和引导,离不开人们献身祖国的生命情操的自觉和持守,离不开人们建设祖国母亲的生命活动的推动。这种流淌在民族文明长河的物质之躯、沉积在祖国发展历史的精神之体中的生命情结,是民族文明进步的生命之根,祖国发展壮大的精神之本,也是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之源。这种物质与精神交织互渗的神奇力量就是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是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进程和文明创造活动中,把个人和祖国生存利益一体化而形成、巩固起来的热爱、忠诚、保卫和建设祖国的生命情结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和文明创造活动中,把个人和祖国生存利益一体化而形成巩固起来的热爱、忠诚、保卫和建设祖国的生命情结。它既是热爱祖国的情感之结,也是忠诚祖国的思想之结;既是献身祖国的道德之结,也是保卫、建设、发展祖国的行动之结;既是个体理性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品性;也是个体保卫、建设、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品性。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
1.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以思乡恋土的乡土情结为重要的情感纽带。故土家园是一个民族的共同体成员赖以成长的最初环境,恋土思乡的质朴情感,自然成为世界各民族爱国主义的共同的情感心理基础。但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种恋土思乡的情感更为深厚和强烈,成为我们民族颇具特色的生命情结。中国老百姓“叶落归根”的归宿意识,海外华侨寻根问祖的“本根意识”,都是中华民族这种深厚的乡土情结的生动体现。虽然这种乡土情结具有自发性、朴素性、地域性,有待于上升到爱民族爱国家的理性高度,但它却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生命根源。正因为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以,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华民族保家卫国、建设家园的爱国主义历史实践的动力源泉。对于我们来说,中华民族的乡土情结既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是一笔沉重的历史遗产。
2.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以维护祖国的共同利益为根本。祖国的共同利益是奠定爱国主义的物质基石,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以维护祖国的共同利益为根本。祖国与民族、国家和社会既有联系也有所区别,祖国利益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既交叉重合而又矛盾排斥,只有体现了祖国的共同利益的民族、国家和社会利益才与祖国利益相对应。这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生动鲜明地体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之中。在古代社会,爱国与忠君、爱国与爱家、爱国与爱族、爱国与爱“天下”相互交织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但只有那些具有宽容开放的民族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行为,才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在近代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中,国家主权完整、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维护并实现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时代要求。一切围绕着这一历史主题而展开的救亡运动、启蒙运动和现代化的探索实践,都程度不同地凸显出这一时代课题并实现着这个救国兴国的历史重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完成后,建设新中国、保卫新中国成为中华民族维护祖国共同利益的中心任务。这一崇高的价值指向,生发出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政治热情,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体现为热爱集体的道德风尚,民族平等的团结精神,热爱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同心同德的爱国实践,保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实现民族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成为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华儿女对振兴中华的宗旨的认同,已经超越了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界限,成为全世界华人共同的良好愿望,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共识。
3.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以自强不息、贵和执中、群体至上为重要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实质上是中华民族在维护发展祖国共同利益的历史创造活动中所形成并巩固起来的主体精神品质,这就是自强不息的文明创造精神,贵和执中的经验理性精神和群体至上的道德自觉精神。(1)自强不息的文明创造精神。自强不息既是主体的一种刚健有力,奋斗不息的价值品性,也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更是一种发愤作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2)贵和执中的经验理性精神。中华民族推崇和谐一致,反对偏颇极端。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以贯之的处世态度和价值理想,“中庸”是中华民族传统爱国主义的方法论依据。(3)群体至上的道德自律精神。“群体至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人生价值观,“群体至上”的道德自律精神,指这种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实现,不是靠外在的社会规范的督促去执行,而是靠主体的精神自觉,靠自控的方法和力量去实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自强不息的文明创造精神、贵和执中的经验理性精神和群体至上的道德自觉精神的有机统一体。其中,自强不息是主体,它是中华民族维护祖国利益的历史创造活动的强大发动机,而贵和执中与群体至上则构成支持这一主体的两翼,为这架发动机的良性运转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4.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是文化统合的爱国主义。所谓“文化统合”指创造富有个性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主题,文化既是统帅又是合力,文化统合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基本个性。把思想文化视为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传统。这一传统使中华民族把文化建设视为创造中华文明、维护发展祖国利益的重要内容。这样,文化的力量就超越了血统和政治的力量,成为整合凝聚中华民族的根本力量,文化认同也成为个人认同并归属祖国的基本方式。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和独特的民族个性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历史特点,体现了独特的民族个性。这些特点主要有:
1.一脉传承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很早就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内陆环境,从事稳定的农耕生产活动。虽然屡次遭受战争的苦难,也有过短暂的历史分裂时期,但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分裂的时间。而且,各民族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中华文明。如此绵延不断、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在世界上实属罕见。之所以如此,我们以为,这要归功于中华民族始终以祖国共同利益为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形成了既一脉传承又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继承和弘扬了这一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在致力于发展祖国的经济文化、创造卓尔不群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在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保家卫国的斗争中,在立志革故鼎新、报效祖国的创新探索中,不断地推动着祖国向繁荣昌盛的方向前进。不仅如此,这一爱国主义传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吸纳新鲜血液,弥补自身的短缺,克服自身的惰性,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2.以和为贵的博爱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反抗侵略、热爱和平,反对分裂倒退、维护团结统一为核心内容的以和为贵的宽容气度,有效地改善了祖国生存发展的人际交往关系、民族交往关系和国家交往关系,创造了一个和平安定、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在古代,它表现为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人际交往,以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思想行为;在近代又演变为反抗西方列强侵略,争取中华民族独立的救亡图存的精神;在现当代又升华成中华民族实现促进祖国统一,推进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意大利的利玛窦说:中国人“从未想过要发动战争。他们很满足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英国的罗素也说:“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外国思想家对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精神的描述,正是对我们民族以和为贵的宽容气度及博大胸怀与博爱精神的肯定和认可。
3.文化统合的认同方式。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实质上是以维护发展祖国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是一种对个人生存的归属性意识和对祖国生存的责任性意识。但是,使个体成员对祖国这一社会共同体形成归属、认同的力量,可以是自然的血统力量、经济力量和政治强力,也可以是精神状态的感情力量和文化力量。但最后统合各种力量形成一种向心力的历史合力的力量是什么?我们认为这是中华文化。它对个人和祖国的关系进行了价值定位,比较全面地规定了个人对祖国的义务和责任,形成了群体至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在《历史研究》中比较了世界上21种文明,认为,只有中华文明是唯一至今幸存且绵延不断,一脉相承的文化。称赞我们民族“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可见,中华文化具有整合各种分散的社会力量,凝聚人心,统一意志和行动的历史功能,因而成为认同自己祖国的最根本的方式。千百年来,正是这种超越性的文化资源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
4.道德自觉的实践理性。中华民族把爱国主义从根本上诠释为个人对祖国的一种神圣崇高的政治责任和道德义务,把“人文化成”视为爱国主义的根本要求,把“崇德”看成“广业”的根本途径。爱国不仅成为国格之本,更重要的是它已内化为个人的人格力量,“做正确的事”始终在价值上优先于“正确的做事”,“做人”是根本,“做事”是应用。这样道德自觉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实践方式,积淀成一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道德践履的社会文化定式,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格局和走向,陶冶了中华儿女忠诚、热爱、报效、建设祖国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精神,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位。道德自觉的实践理性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在行为方式上的特点。(作者为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
传统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形成至1840年):是在相对封闭的内陆地区和大河流域,在自然经济、专制主义和宗法伦理相结合的农业社会结构中形成的、以乡土情结为根基、以忠君爱国的主体形式创造中华文明的文化统合的爱国主义;
近代爱国主义(1840-1949年):是在民族独立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变奏中形成的,以抵御外侮的反侵略斗争为社会心理基础、以振兴中华为本质内容的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
现代爱国主义(1949-1978年):是在和平环境中形成的,以建设新中国、保卫新中国、发展新中国为主题内容,以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为本质的艰苦创业的爱国主义;
当代爱国主义(1978年-):是在全面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形成的,以全球华人的民族共识为社会基础的,以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内容的开放创新的爱国主义。
陆迪摘自《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史论》一书
沙健孙:说“五四”后期救亡压倒了启蒙是不科学的
沙健孙:五四批判孔学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沙健孙: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并非无原则的兼收并蓄
编者按: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怎样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怎样评价五四时期的民主与科学精神?怎样评价五四时期反对封建文化思想的斗争?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历史传统?五四前夕,人民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历史学者、北京大学沙健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龚书铎教授、北京大学仝华教授,请他们就大家所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
记者:自五四运动以来的90年间,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哪些巨大进步?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历史起点?
沙健孙::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我们知道,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两项历史性的任务:一个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必须首先完成第一个任务,才能为实现后一个任务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而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这个斗争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关节点。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民族革命,从1840年就开始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爆发前的80年里,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对于粉碎帝国主义灭亡或瓜分中国的图谋、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过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失败了。而五四运动以后的90年间,虽然仍有曲折和反复,但是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中国人民的斗争走的是一条上坡路:经过30年的奋斗,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站立起来了;又经过60年的努力,一个极度贫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综观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五四运动确实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历史起点。
记者: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在承接和延续反帝反封建革命事业方面有哪些新特点?
沙健孙::上个世纪初,中国发生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承接和延续了辛亥革命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事业,并把这个斗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毛泽东说过,“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他指出,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在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是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侵犯中国主权的《巴黎和约》,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这样的口号;与此同时,这个运动还坚决要求罢免北洋军阀政府中的几个亲日派官僚,并且进一步主张进行社会改造,提出了“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确实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的地方。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六三运动时,就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正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这场斗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记者:为什么五四运动能够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
仝华:我想,这是因为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发生的。这里有几个新的历史因素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青年毛泽东当时就说过,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这个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革命浪潮由此风起云涌,“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这个群众运动向全国推广,使“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
第二,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和壮大。在1914至1918年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相联系,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壮大起来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此出现了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阵营。这样,五四运动就获得了比以往任何革命斗争都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以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为标志,中国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乃至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受过新文化运动熏陶的年青一代知识界,尤其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领导骨干。正因为五四运动发生在一种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以它才能够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曾具备的特点。
记者:五四运动对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巨大影响?
沙健孙::五四运动对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而又深远的。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五四运动促使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近代以来,在一个长时间里,中国先进分子曾经虔诚而热烈地向西方学习,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给他们上了严峻的一课,使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幻想急速地趋于破灭。这个经历,有力地推动了他们去探求中国的新的出路。它促使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使他们的目光开始从欧美转向俄国,从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五四运动的亲历者瞿秋白在运动过后不久就讲过:对于五四运动,“绝不能望文生义地去解释他。中国民族几十年来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学生运动的引子,山东问题,本来就包括在里边。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正如当年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资本主义一样,五四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如果说,五四运动开始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还只是李大钊这样个别的人物,那么,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分子中就有一批人经过对于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比较研究,逐步地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了。尽管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还为数不多,他们的影响也还没有来得及扩展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但是,他们的出现,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全新的因素,是中国即将发生伟大变革的预兆和前奏。他们所宣传的思想,所从事的事业,是符合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的。所以毛泽东说:“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其次,五四运动促使中国先进分子考虑创建新的革命政党的问题。五四以前,在中国革命中起领导作用的是国民党及其前身中国同盟会。在五四运动中,孙中山对学生斗争表示过同情和支持,一些国民党人也参加了斗争,但他们并不是这场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1919年8月,孙中山在会见全国学联代表时,“对于五四运动再次给予肯定”,“但是,他认为学生手中没有武器,只能游行示威,而北洋政府用几挺机关枪就可以镇压成千上万的学生。他说,我要给你们五百支枪以对付北洋政府,如何?”那么,究竟什么人是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呢?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陈独秀。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这大概是因为,陈独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了许多青年知识分子,为这场斗争造就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同时,陈独秀在运动中发表的评论,包括他在《北京市民宣言》中提出的主张,对这场斗争的深入发展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同时,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骨干也不是国民党人。毛泽东说,“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北京的邓中夏、瞿秋白,长沙的毛泽东、蔡和森,天津的周恩来等。他们是这场斗争的主要领导骨干。正因为如此,蔡和森在1926年回顾当时情况时说: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过国民党,它的领导人“竟以无力参加拒绝”。这个趋势很可以说明国民党“不能领导革命了,客观的革命势力发展已超过它的主观力量了”。“故此次运动中一般新领袖对于国民党均不满意”。成立新的革命政党来领导人民的斗争,已经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再次,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列宁说,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在中国,在五四运动以后,这些条件逐步具备了。首先,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有了发展。五四前夕,产业工人达到了二百万人以上。在五四运动中,他们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为成立共产党提供了阶级基础。其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五四运动则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就为成立共产党提供了思想条件。再次,五四运动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实行与工人群众的结合。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为什么会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呢?这是因为,在学生运动遭到反动当局镇压的时候,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当时一个美国新闻记者在观察运动发展的情况时就曾经说过:“在战争结束后来到上海的新时代中,苦力崛起而为这个新时代的最重要的特征”;“上海的新兴无产阶级转入行动,急进和爱国的学出找到了最有力的同盟者”。这对于这场斗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事实,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看到了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五四以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就自动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这样,五四运动就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了解到工人阶级的疾苦和他们的要求,把自己的立足点移到了他们的一边;一部分工人认识了本阶级的历史使命,具有了阶级的觉悟。在这个基础之上,中国产生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这就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五四运动发生两年之后,中国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就在工人最集中的城市上海诞生了。这决不是偶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了这个革命的开端,不仅是因为,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更重要的是因为,工人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是通过它的先锋队共产党来实现的,而正是五四运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这是五四运动的最大成果和最大收获。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斗争就有了获得胜利的最根本的保证了。
正因为如此,五四运动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今日理论版文章:
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
思想纵横:何谓历史眼光
干部说干事:大力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理论信息:“《调查中国农村》新书发布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研讨会”述要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着力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在努力扩大国内投资需求的同时,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特别要把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村有7亿多人口、2.1亿多个家庭,占我国家庭总量的67.6%,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7亿多农村人口消费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是显著和持久的。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无论对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还是对于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农村消费市场却迟迟难以启动,远未发挥出拉动经济增长的应有作用。那么,制约农村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农民收入偏低,不确定性较强。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走势难以预料;农资价格不稳定,上涨速度过快;由于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以及农民缺乏专业技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限制。这些因素,导致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且不稳定。收入低,就无力消费;收入不稳定,就不敢消费。
农村消费环境亟待改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尚不完善,农民“买难卖难”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农村商业流通网点少,经营方式落后,影响了农村市场的拓展。大多数农村个体商业经营规模小、层次低、业态单一,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由于对农村消费市场缺乏有力监管,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也影响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国农村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较短,保障的水平、范围和覆盖面还比较低。目前,多数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完全由家庭承担,而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在农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未来收入不确定,预期支出却呈刚性增长,这就抑制了农民消费需求的扩大。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基本思路
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业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我国农业走高效生态农业道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健全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防止“谷贱伤农”现象的发生,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农村青年创业,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加大对农资价格的调控力度,严厉打击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适时增加农资补贴,防止由于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加重农民负担。
健全农村流通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扎实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连锁商业下乡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商业网点连锁经营、农资物流配送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鼓励城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利用其品牌、技术、配送体系和人才培训等优势,采取直营、加盟等灵活方式,开办村镇超市、便利店,降低农村市场流通成本和农村居民消费成本。加强农村市场的质量安全监管,提振农民消费信心。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电气化和路网建设,为耐用消费品大规模、低成本进入农村市场创造条件。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农民未来支出预期。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稳定农民未来支出预期,提高农民实际购买力和有效需求。
今日理论版文章:
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
扩大农村消费:启动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
思想纵横:何谓历史眼光
干部说干事:大力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理论信息:“《调查中国农村》新书发布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研讨会”述要
近年来,我们党反复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也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那么,什么是历史眼光?为什么要培育历史眼光?如何培育历史眼光?
历史是一座内涵无比丰富的知识宝库。善于治史、学史、用史,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胡锦涛同志指出,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这说明,所谓历史眼光,既是一种“向后看”的眼光,也是一种“向前看”的眼光。具备历史眼光的人,总是能够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从历史中引出对现实的分析,从现实中展开对未来的设想。无数事实表明,愈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愈能获取历史的滋养,愈能把握今天的现实,愈能看清未来的走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眼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历史就像一面镜子,通过“向后看”,可以总结出影响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人们开展工作、进行实践、推进事业能不能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能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直接途径,即自己进行探索和实践;二是间接途径,即学习和借鉴前人和他人的认识成果。无论通过哪条途径,历史眼光都不可或缺。历史的长河绵延不断,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今天的人们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来进行思考和实践的,前人的成功经验是宝贵财富,前人的失败教训也是宝贵财富。重视历史,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才能取得新认识、开辟新道路、实现新发展。
历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昨天所发生的固然已经成为历史,而人们今天所做的和明天将要做的也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历史。因此,所谓历史、现实和未来,昨天、今天和明天,既是紧密相连的,也是相对而言的。由此来看,所谓历史眼光,就不仅意味着“向后看”,而且还意味着“向前看”,即把今天的实践看作正在形成的历史,高度重视并努力把握其对未来的影响和作用。今天的人们在继承历史,同时也在创造历史。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应当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对历史负责,努力使自己所做的一切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为后人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条件。那种只想“乘凉”、不想“栽树”,甚至“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人,是缺乏历史责任感的,也是谈不上具有历史眼光的。
从哲学层面上说,历史眼光就是唯物辩证的眼光,即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来认识和把握事物。历史由无数事件和人物组成,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不能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来看待,而必须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中去分析,这样才能看得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入。因此,培育历史眼光,除了学习了解历史知识,还应学习掌握哲学知识,培养树立辩证思维。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培育历史眼光,关键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善于总结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积极借鉴其他国家谋求发展的经验教训,真正站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高度,观察、认识、研究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今日理论版文章:
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
扩大农村消费:启动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
思想纵横:何谓历史眼光
理论信息:“《调查中国农村》新书发布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研讨会”述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近年来,山西省从破除旧思维、树立新理念入手,努力探索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新路子。
树立规模化集约化理念,推动畜牧业转型发展。传统畜牧业带有小生产的典型特征,“小而全”是主要经营方式。这种状况导致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分工分业难以发展,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风险无力回避。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山西省立足不同区域的不同资源优势,加快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初步形成了中南部肉牛、吕梁山区绒山羊、太行山区肉羊、朔州市和太原市奶业、盆地及城郊生猪和禽蛋等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各地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畜牧专业村、“一村一品”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树立安全第一理念,推动畜牧业安全发展。畜产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畜产品安全出了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甚至会打垮一个产业。事实证明,没有畜产品安全,就没有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本条件。因此,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始终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在这个问题上,山西省始终坚持政府主管部门突出抓好监管,包括抓好饲料、奶站监管,抓好畜禽养殖监管,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管,抓好市场流通监管等。
树立绿色产业理念,推动畜牧业和谐发展。畜牧业生产过程也是生物生长过程,直接依赖于土地资源、水资源、饲草饲料资源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畜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得好,就会相得益彰,形成良性循环;处理得不好,就会两败俱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必须树立绿色产业理念,探索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的途径。为此,山西省坚持通过充分利用秸秆养畜、狠抓草地保护养畜、大力实施种草养畜、发展循环经济养畜等,减少养殖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推动畜牧业和谐发展。
树立积极扶持理念,推动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畜牧业发展不仅受自然条件制约,而且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容易陷入“少了喊、多了砍、不多不少没人管”的怪圈,持续稳定发展难度大。这就要求建立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为破解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生猪供给不足、奶牛生产波动等难题,山西省先后出台了扶持生猪、奶牛和蛋鸡发展的优惠政策,对规模化饲养、品种改良等择优扶持,对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等实行税费减免和绿色通道政策,对良种推广、疫病防控等设立财政专户,并出台母猪、奶牛保险政策,初步形成了推动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框架。
树立积极服务理念,形成推动畜牧业发展的合力。畜牧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共同推动。为形成发展畜牧业的合力,山西省采取一系列实际措施,积极探索属地负责、共同服务的有效途径。一是实行管理职能与技术服务相剥离。明确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监管等工作由政府负责,而技术服务等交由科研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公司等承担。二是实行管理关口前移。建立健全属地管理责任制,主要由县级承担监管责任。同时,注重依靠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和村民委员会加强对辖区内畜产品质量、动物疫病和公共卫生的监督。三是强化服务体系建设。11个市119个县设立了畜牧兽医管理机构,改扩建了1129个乡镇畜牧兽医站,配备村级防疫员2万多名。四是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由省政府出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养殖户遇到的难题。
(作者为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
今日理论版文章:
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
扩大农村消费:启动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
思想纵横:何谓历史眼光
干部说干事:大力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和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的“《调查中国农村》新书发布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围绕《调查中国农村》一书的出版及农村改革发展形势进行了研讨。
《调查中国农村》一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历时近10年,在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全方位解读中国“三农”问题的著作,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粮食安全、农民负担与县乡财政、农民工问题、土地制度与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农民组织、农村财政、农村金融、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食品安全、农业资源管理、农村治理等。
与会者认为,该书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在大规模、有一定深度调查的基础上作出分析和判断,注重总结基层的实践创新和新鲜经验。在长达近10年的时间里,有关研究人员开展的各项农村调查覆盖全国200多个县市、3300多个村庄、9000多个农户,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正是基于大规模的深入调查研究,该书针对“三农”领域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所提出的分析和建议,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推进相关改革和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该书的出版再次表明,理论研究的深入离不开深入的调查研究。
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凌辱,中华民族几度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各种救国图强运动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特别是辛亥革命都对实现这一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又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在不懈探索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终于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救国救民道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带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的一个真理。新中国第一个经济总量数据是1952年的679亿元;而到了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建设全面展开,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今天,13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在新中国,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是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广大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事实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光明的前途,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爱国主义能够给社会主义中国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强大支撑。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30年,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30年,也是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30年。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带领人民顽强拼搏、奋力开拓,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当代爱国主义要求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目标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最近,胡锦涛同志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坚持爱国主义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机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始终坚持爱国之情与报国之行的统一,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顽强奋斗,奋力推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奉献精神,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强音,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崭新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整体形象。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求全体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始终坚持爱国之情和报国之行的统一,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报国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理论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求广大青年不断深化对我国历史和基本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把爱国和成才有机统一起来。政以人兴、国以才治。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报效祖国的重要基础。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学习抓得紧不紧、知识基础打得牢不牢。”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求广大青年把爱国和成才有机统一起来,刻苦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历史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掌握过硬本领。
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一个人要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爱国之情才有深厚基础;只有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报国之行才有坚实支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求广大青年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自觉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执笔:冯 刚 侯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