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是2003年11月25日建立的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学院。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学校现已经发展成为在民族教育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民族教育院校,多次得到上级领导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表扬和称赞,成为全国唯一一所“三基地” (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教育基地、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基础培训基地和少数民族师资培训基地)民族院校。
到目前为止,北邮民族教育学院已为全国43所高校定向培养少数民族预科学生3689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学生1042人。学院现有少数民族预科学生853人,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学生702人,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区市,36个民族。北邮建设民族教育学院的宗旨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全面培养新一代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为目标,结合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科优势,努力把学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教育基地。
一、深刻理解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搞好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而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层次,它不仅承担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合格社会成员的历史重任,更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北邮民族教育学院将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融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之中,不仅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思想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的高层次少数民族人才,同时也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形成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局面做出了应有贡献。
二、教育教学坚持国家评估标准,成为平台建设的表率
在坚持国家标准化考试平台建设方面,北邮民族教育学院为汉语建立了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平台、英语建立了公共外语等级考试平台、计算机建立了计算机水平认证考试平台,并实行教、考分离的方法。这三个平台的建设完善大大促进了学院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除汉语较好的本科预科全国班学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基础培训生外,学院的本科预科新疆班、双语班学生均已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三、四级考试,并取得了较高的通过率。2007年7月,2005级学生毕业时的MHK三级通过率达到100%,这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说明该院教师汉语教学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走在了全国少数民族高等预科汉语教学的前列。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学与教材改革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多民族的教师队伍是民族教育学院发展的重要保证。学院现有的60名教师涵盖了汉、回、满、蒙、维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党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为学校民族教育的发展和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默默奉献。
目前,民族预科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都还相对薄弱,实践呼唤着民族预科教育研究的系统开展和不断提高。学院各教研中心教师认真研究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积极探索教学研究的新模式,为编写出一套真正适合民族学生特点的教材,2005年,承担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的编写任务,为我国民族教育实现“三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民族教育学院也因此获得了全国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立50余年来的首个部级研究课题。
四、务实创新 探索特色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之路
基于民族预科教育具有历史性、民族性、预备性和过渡性以及学生的多民族、学制短、心理复杂等特点,“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始终是学院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为加强学生管理,学院还特别配备了一支团结、协作、高效的以辅导员为专职、班主任为兼职的学生工作队伍。
学院特别注重培养各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理解、交流与团结。针对学生社会交往狭窄、封闭的问题,学院打破按民族与班级安排宿舍的一般方式,实行新疆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混住的方式,以利于学生学习汉语,迅速适应内地生活并增进民族团结。同时,学院坚持开学之初就进行军训,以磨练学生军人的意志,形成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切地感受“三个离不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