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两会前夕,本网记者采访了潍坊市政协委员、潍坊商业学校校长、党委书记于建平,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重点,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
于建平告诉记者,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是“保底”教育,是涉及到占人口总数50%的弱势群体的福祉教育,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社会均衡发展的大课题。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突出发展职业教育,也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对于如何更好的开展职业教育改革,科学发展职业教育这一问题,于建平认为,当前,科学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是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改革也要围绕这一点,从社会需求、师资、实训、校企合作等方面统筹考虑,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总抓手,将科学知识体系转变为技能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他告诉记者,搞好职业教育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来规划专业,搞好专业的建设。“我们学校一直高度重视专业的建设,通过专门的调研活动,力争所有的教学内容和职业素养标准都来源于企业,专业设置也是如此。我们每年都根据社会最新发展需求,及时开设1—2门前瞻性专业,到目前,已经形成了7个专业群32个专业,成为‘职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择。”他说。
对于专业建设的主要因素,于建平认为要坚持做到“教师素质与实训实习条件的双加强。”对于教师的素质,他认为,即使一般的硕士、博士,如果没有高的素质也教不了职业教育,学生们需要更多的是“双师型”教师,即:由单纯的学生发展转变为师生共同发展、教师率先发展,把教师培养成引领当地行业发展的专家和技术能手。在此项工作上,于建平向记者介绍了潍坊商业学校的主要措施:一是走进企业,研究行业发展,培养专家型教师;二是走出校门,学习职教经验,培养学习型的教师;三是请进师傅,培训教学规律,培养实操型的教师;四是搭建平台,开展行业研究,培养研究型教师。
对于实训实习条件,他认为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于建平告诉记者,为了搞好实训实习条件建设,潍坊商业学校投入 4000多万元,建起了全省一流的实训基地,可一次性提供实训岗位2000多个,并把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安排到100%,校内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的比例整体达到1:1。同时,他们还与50多个知名企业合作,建立起了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与100多个中小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于建平介绍,为确实保证让每个学生成才成功,潍坊商业学校正在全面实施针对学生个体的精品教育,努力实现由大众化教育模式向个体精品教育模式的转变。主要的措施是:在学生报名之初,由招生就业办负责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行业认知程度初步选择好专业,制定每个新生的个性培养方案,确定每个新生的“职业成长导师”;按照“实事求是、个人自愿”的原则,实施阶段性分层教学;针对每个学生,“职业导师”负责指导确定一个现实企业的技能岗位,按照企业文化、职业素养、技能标准制定学习计划,撰写“职业成长档案”,手把手地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功底、技师的技能水平、现代人文素养的职业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