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月我国医药工业运行分析 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
|
时间:2009-08-05 |
|
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生产、销售增幅持续回升。2004年前3季度,医药工业完成增加值992.88亿元,同比增长15.08%,其中9月份完成116.16亿元,同比增长19.27%,虽然增幅比8月份有所回落,但仍继续了5月份以后增长持续回升的势头。前3季度,医药工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453亿元,同比增长17.57%,销售收入增长呈持续回升态势。化学原料药生产增幅呈现不断回落的态势。
医疗器械出口快速增长。前3季度,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95%。其中出口完成40.8亿美元,增长25.2%;进口37.93亿美元,增长12.91%,实现贸易顺差2.9亿美元。
从主要产品看,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总额处于首位,为32.53亿美元,同比增长24.62%;其次是化学原料药,25.1亿美元,增长14.41%,中成药、西药和卫生材料的贸易额基本在6亿美元左右,以上5类产品占医药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为97%。
进口的最大项仍然是医疗器械,前9个月进口额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58%;其后依次是化学原料药6.24亿美元、中成药5.36亿美元、西成药4.91亿美元,以上4类产品占进口总额的比例为97%。出口的最大项是化学原料药,出口额为18.8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8%;其后依次是医疗器械12.34亿美元,增长40.47%,卫生材料出口达到5.22亿美元,中成药和中药材出口在1.5亿美元左右。
行业总体经济效益回升。但化学药品制剂效益滑坡。前3季度,医药工业共实现利润213.76亿元,同比增长11.4%。在主要子行业中,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实现利润为66.76亿元,同比增长8.59%;化学原料药工业为37.1亿元,同比下降10%;医疗器械工业为18.68亿元,同比增长58.29%;生物制药工业为17.48亿元,同比增长20.58%;中成药工业为50.49亿元,同比增长17.22%。
从各子行业实现利润占医药工业利润总额的比例变化看,化学原料药所占比例同比下降4.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有所好转;化学药品制剂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医疗器械同比提高2.59个百分点,中成药同比提高1.17,生物制药同比提高0.62个百分点,表明医疗器械效益提高显著,中成药继续得到改善,生物制药得到恢复。
医药行业投资增长趋于稳定。前3季度,医药工业完成投资395.07亿元,同比增长19.6%,呈现V型波动趋势。其中第3季度完成投资168.32亿元,比2季度增长6.7%,9月份完成投资62.98亿元,为今年以来仅次于6月份77.3亿元的投资规模。
主要行业冷暖不均
一、原料药工业前景看好,短期调整在所难免。
原料药行业是医药产业的基础,作为世界原料药第二大生产国,目前我国能生产的原料药有1400多种,年生产能力在80万吨左右,60多种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原料药生产的90%主要供应国际市场。
尽管化学原料药行业前景看好,但目前处境仍较困难,特别是青霉素工业。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青霉素工业盐价格一路下滑,目前还在低位徘徊。提升青霉素工业的技术水平,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是实现青霉素工业振兴的重要途径。
从前3季度主要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看,与上半年相比,原料药收入与成本增幅同步提高,利润下降势头减缓。就具体企业看,哈药集团收入和利润继续下降;华北制药收入与成本增长均不同程度加快,但利润下降趋势减缓;石家庄制药集团收入下降放慢,利润下降略有减缓;天津药业集团收入和成本增长均有所放慢,但利润增长加快;山东新华医药集团在收入和成本增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实现利润进一步下降;山东鲁抗医药集团在收入和成本同步提高的同时实现利润下降的态势进一步加深;海正集团在成本增长50%的情况下,利润增长也达到30%。
二、化学药制剂业重复生产严重,价格上调效果有待检验。
虽然目前我国医药制剂加工能力位居世界第一,但生产的制剂只有4000余种,与发达国家的几万种相比差距较大。在品种较少的同时,一些领域重复生产导致的恶性竞争则十分严重。
今年以来,原料药价格的不稳定和原料药企业对下游产品的开发对制剂行业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受成本推动等因素影响,7月,大输液开始全国范围提价,平均涨幅25%,一些已停产的企业因价格的上涨而开始恢复生产,整个行业严重生产过剩的状况不减反增;面对青霉素价格的一路走低,从8月1日起,包括哈药、鲁抗、华药等在内的15家大型抗生素企业联手提高了4种主导产品的价格,实际结果还难以预期。
前3季度,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94.13亿元,同比增长17.92%,增幅比上半年有所回升;实现利润66.76亿元,增长8.5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近2个百分点。
三、中药行业运行总体平稳,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饮片业扭转亏损,中成药工业效益稳步提升。前3季度,中药饮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8.25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在上半年比1季度回落6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回调近3个百分点,销售成本增幅高于收入增幅的状况明显改观,当期成本增长13.14%,比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当期实现利润9.84亿元,扭转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
中成药工业1~9月份完成销售收入479.85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比上半年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低于成本增幅的提升;1~9月实现利润50.49亿元,同比增长7.22%,增幅比上半年提升近3个百分点。
中药新药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新方法在中药新药中的应用逐年增多,大孔树脂、超临界萃取等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中药大生产中;超微粉碎、纳米技术也在已经立项的中药新药项目中开始应用。在剂型方面,中药注射剂有所增加,口服固体制剂中出现了分散片和缓释制剂。
四、生物制药产业稳步发展,疫苗市场孕育商机。
前3季度,生物制药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适度快速增长势头,完成销售收入178.34亿元,同比增长26.46%,增幅比上半年回升近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7.48亿元,增长20.58%,增幅比上半年略有回落。
由“非典”激活的疫苗市场孕育商机。为了应对秋冬流感疫情,全球三大疫苗巨头(法国安万特巴斯德公司、英国葛兰素史克、美国凯龙)都加大了储备量。法国安万特巴斯德公司今年在华的流感疫苗供应量将达400万支,同比增长100万支;凯龙今年对中国市场的流感疫苗供应量将达140万支,较去年增加1倍。葛兰素史克今年对中国市场的疫苗供应计划将较去年的100万支增加50%左右,市场份额有望突破15%。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的疫苗市场潜力巨大,国内企业应抓住机遇。
五、医疗器械行业效益回升,跨国公司占据高端市场。
前3季度,医疗器械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60.29亿元,同比增长19.44%,增幅在上半年比1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回升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8.68亿元,同比增长58.29%,比上半年增幅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成本增幅比上半年回落近两个百分点是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
统计显示,在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上跨国公司占据了垄断地位,其中GE与西门子发展势态强劲。GE已经占领了中国CT机、核磁共振设备等高端医疗设备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0%~60%;同时GE还投资在中国进行生产和研发,为中国市场提供一流的医疗器械。西门子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占据的份额仅次于GE。
相比GE和西门子这两个竞争者,飞利浦虽然迟到了十多年,但追赶积极。2004年2月9日,飞利浦电子集团与中国东软集团旗下的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东软飞利浦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将为中国和全球市场提供CT机、X线机、超声设备等。
|
|
|
|